第四百三十八章 皇英君憲

李肆深呼吸,讓自己中氣更足,吐字更清晰。

“我李肆在此,祭告上天,願接天命,負華夏再起之責!”

全場一片靜寂,不少人都吞起了唾沫,就是如此麽?李天王,就此要取那天命了?

李肆的聲音繼續回蕩著。

“我李肆,與萬民相約,讓我華夏之人,勤勞即能得富貴,善良即可行天下。我李肆,與萬民相約,讓我華夏,人人安居樂業,家家得享太平。我李肆,與萬民相約,讓這華夏脫五德輪回之宿命,得百世安寧……”

“我李肆,與百官相約,君臣相敬,求賢得賢。我李肆,與將士相約,為國而戰,求義得義。我李肆,與士林相約,學為所用,求仁得仁。我李肆,與農人相約,稅古而止,求安得安。我李肆,與工商相約,正道廣開,求利得利。”

“我李肆,與天下人相約,忠孝仁悌,並行不悖。我李肆,與男女老幼、父母妻兒相約,幼有所養,孤有所恤,老有所倚,萬家成國,國利萬家。”

這一番李肆之約,聽得眾人神智搖曳,古往今來,真有這樣的君王麽?即便只是言語,怕也是史無前例。

李肆之約還沒完,他再度拔高聲調,說出了此番相約最重要的內容。

“我李肆,與萬民相約,以劍守國,以命付國。持天道而決天下不平,持天道而扶仁義,持天道而絕惡興善,三代之治,即便不在李肆手中而現,也必將在我子孫手中而現。”

余音繚繞中,李肆環視四方,語調無比堅決。

“爾等……願與我李肆立此約否!?”

如潮的呼喊,就只有一個“願”字。人心只有上天知,此刻天堂這十數萬民眾、軍士、官員們,都是一臉漲紅,扯著嗓門地高聲齊呼。到底心中有幾分真心,無人知曉。李肆這番立約,也不是發選票來一人一票。

雖只是一個姿態,一個過場,實質就與群臣勸進沒什麽兩樣,直白說,這就是挾民意而上位,但諸多細節,包括遣詞用句,包括祭祀歷代帝王,包括取天命的邏輯,都是奔著渾圓無懈而去的。

被忠心之部屬提醒,李肆意識到了自己要稱帝的話,法統到底能不能經得起時勢大潮沖擊的難題。華夏自古以來就是君王傳承,這一點是沒錯的,他並不擔心自己在位,乃至子孫在位時,一百年內,英華會鬧起“共和革命”。

但沒有共和革命,卻並不意味著沒有社會動蕩,沒有對帝王法統的質疑。若是自朱明手中禪位,拿到傳統的華夏帝王傳承。是不是能容納日後必然會崛起的資產階級思想浪潮?啟蒙運動正在歐洲醞釀,英華要引領華夏而起,也必然要走向跟歐洲全面接觸的地步,思想交融也是必然的。說不定在他有生之年,治下就有若幹心懷共和思想的黨派崛起,要責問他這領著古老傳承的君王,法統是不是適合未來的華夏。

現在是要虛君的三賢黨,未來民智廣開,必然還有一波波問責君權的思潮,他不能給自己先埋下一枚不知道什麽時候引爆的定時炸彈。所以自己矮君,再以民約接天命,這跟為日後思潮變動,對君權的再度審視留下了接口。

眼見到了最關鍵處,李肆正要說出那句台詞,民人們卻沸騰了。

“天王,登基!登基!登基!”

呼喊擴散開,很快聚成比前兩次呼喊還熱烈的浪潮。

直到李肆伸展雙臂,下方兵士們齊聲喊著肅靜,這浪潮才漸漸平息下來。

“我李肆……以民約承天命,就此帝位!”

樂聲再度高響,混著眾人的歡呼,十數萬都恍若置身雲間,感覺份外不真實。

梁載琛此時才出透一口氣,終於將一句“不合禮!”叫了出來,可在這歡呼的狂瀾中,哪還有人聽到。

還是有人聽到了,和他同病相憐的孔尚任一聲長嘆:“當年漢高祖接天命,雖有諸侯勸進,可說辭卻是‘若便於天下之民,當得行之’,這難道不是漢高祖與天下人相約麽?如今這李天王,不過是將此約細細道來,以此承天命,更合聖賢之義啊。”

梁載琛默然了,他還能說什麽,原本想著是立明,結果明沒了,然後李肆當場祭華夏歷代君王,再與萬民相約,接下朱明還回去的天命,這一番首尾,即便是他這腐儒,也難挑剔大節。

此刻李肆已經下台,歡呼還在持續,再上台時,歡呼聲更為熱烈,李肆已不再是一身素白,而是玄色龍袍,旒簾冕冠,在圜丘上伸展雙臂,龍袍上卻是雙身絞纏之龍,而非以前的五爪龍。

既然李肆變了這華夏之君的定位,這些儀制,自然也不必再一板一眼照著原本的來了。每朝新君,本就在這儀制上有自己的添改,這時禮科那幫腐儒也再無心力喊什麽不合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