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基業(二)

這世上,最善變的莫過於人心。

妥歡帖木兒父子沒有自相殘殺之前,淮揚各地一些失去了特權的士紳大戶、鹽梟土豪,以及落魄讀書人,總覺得大元朝還有卷土重來的希望。他們還有機會翻過身來,跟朱屠戶老賬新帳一起算。所以縱使表面上選擇了屈服,暗地裏,他們卻想方設法地給大總管府制造麻煩。而出於自身安全考慮,他們所制造的麻煩往往都不太大,手段也非常隱蔽。所以大總管府各級官吏雖然被弄得煩不勝煩,卻也拿這些人沒太多的辦法。

在妥歡帖木兒與愛猷識理達臘刀兵相向之後,這些隱藏於淮揚各地的心懷大元者,就突然換了另外一幅面孔。他們到了此時,終於發現,大元朝是真的沒救了,他們“耿耿忠心”再也不可能得到任何回報。於是乎,其中不少人對淮揚大總管府的態度,就直接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從此再也不於明裏暗裏跟各級官府唱對台戲,相反,他們竟主動開始響應各項政令,並組織家族晚輩積極參與,唯恐落在別人後邊。

改朝換代了,要改朝換代了,朱屠戶雖然出身卑賤,但頭上天子之氣已經非常明顯。這個時候不去順天應人,還要等到何時?

至於先前種種怨懟,也瞬間變成了過眼雲煙。新朝需要用人,新朝自然會由新貴來掌控。勞力者們歡喜一場過後,最終依舊會被勞心者踩在腳下。這是常規,也是天道,非人力可能扭轉。雖然淮揚大總管府現在整天把“人人生而平等”的話掛在嘴邊上,各項政令也全力為新崛起的工坊和商號開道,但“人人平等”終究不會是常態。經歷過一陣時間瞎折騰後,秩序最終還是要回歸正統,人和人之間最終還是要分出個高低上下來!

不信你看,如今工局黃主事的兒子,商局余主事外甥,還有幾大軍團都指揮使的親朋晚輩,哪個不是正經的官身?!哪個家中不是高墻大院兒,外邊還有良田百頃?而在幾年前,他們又哪個不是食不果腹,吃完了今天沒有明天?

所以“人人生而平等”,當初聽起來很嚇人,現在仔細看起來,不過是朱總管爭取民心的一句口號而已。即便現在做得再似模似樣,早晚也會無功而廢。而既然大元朝已經徹底沒指望了,真正的聰明人,就該懂得及時改變策略,不再糾結於往日的恩恩怨怨。而是放下身段兒,立刻讓自家子侄想方設法融入新朝的勞心者隊伍當中,建功立業。如此,才能讓家族有重新崛起之機,慢慢地再重現往昔之輝煌。

如此看來,脫歡帖木兒父子相殘,發生的正是時候。如果再早一些,淮安軍羽翼未豐,即便想北伐也有心無力。再晚一些,大總管府下面的府學、大學會培養出大量的“自己人”,北伐時有足夠的文職官員可用,也無需不拘一格地招攬英才,以填補新收復之地官場中可能出現的空缺。像現在這般不早不晚,則恰到好處。淮安軍有足夠的實力北伐,大總管府的文官數量增加卻跟不上軍隊的腳步,必須降低條件,廣招五湖四海的英傑才俊……

不得不說,“肉食者”通常都比“食菜者”反應更迅捷,更懂得把握機會。特別是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有一定的家世和背景,往往就意味著更充足的食物,更良好的教育,更多社會交往活動和更廣闊的視野。而後面四項加在一起,往往就意味著一個人的綜合競爭力。

所以,當淮揚各地的“聰明人”們帶領各自的家族斷然轉身之後,大總管府分設在各地的文職幕僚報名處前,立刻就變得門庭若市。原本預計要半個月才能招足的名額,三天不到就人滿為患。原本故意降低的審核標準,也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提高。

非但如此,受地方士紳和落魄讀書人的影響,大總管府在市井當中的形象與前途,也瞬間變得無比光明。特別是在十一月之後,前往縣學、府學要求入學讀書的年輕人,突然就大幅增加。前往講武堂報名者,也不再僅限於淮揚大總管府治下將佐、官吏和工匠的子侄輩,各行各業,都有年青的才俊願意投筆從戎。就連各府兵局衙門口排隊應征的青壯,也不再都是些吃不飽飯的流民和沒有太好出路的閑漢,一些讀書不成、練武不就,但家境還算殷實的“二世祖”,也幡然悔悟,爭相投身行伍博取功名。

功名但在馬上取。淮安軍近年來百戰百勝,當兵謀取出路,風險相對而言就比以前小了許多,而收益卻無形中增加了數倍。所以對於很多不甘心庸庸碌碌過一輩子,又暫時發掘不出自身長處的無賴少年來說,從軍殺敵,無疑是一項值得考慮的選擇。萬一北伐成功了呢?萬一朱總管將來真的做了皇帝呢?大夥沒資格位列淩煙,至少輔佐他老人家一道打過江山。而觀大總管府以往的政令,對自己人最優待不過。只要沒死在戰場上,哪怕缺了胳膊少了眼睛,退役後都能去做黑衣城管,吃一輩子公家飯。大夥打小就是機靈,身子骨兒又比那些流民壯實,憑什麽不能撈個比當城管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