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上)(第2/2頁)

第三天,抵達雲內營外的漢軍就有三萬!第四天,四萬!第五天,六萬!前面的軍隊才站穩陣腳,後面煙塵便滾滾而至!夏人這才發現自己錯得厲害!

“莫非第一日和我們打成平手的漢軍只是先鋒中的先鋒?”

敕勒川本來就是蕭鐵奴駐守過的地方,夏人在此根基甚淺。此刻漢夏實力懸殊已是顯而易見之事,當地的部族、商人見風使舵,紛紛倒向漢軍,一邊為漢軍提供糧草,一邊為漢軍打探軍情。此消彼長之下,漢夏雙方在雲內的實力對比於短短數日之間便呈現天壤之別。夏人在營地內望見裏外數層的包圍無不破膽。

漢軍在雲內大營外聚集到六萬人時蕭鐵奴便到了,他到達的第二天便宣布發動總攻。雲內大營的主將眼見難以堅守,率眾突圍。蕭鐵奴圍三缺一,截住了四成人馬。任得敬引領馬力正足的一萬騎兵再一次追亡逐北,逐次擊破夏人在雲內、天德的營地,越過牟那山、烏梁素海。在黃河邊上的兀剌海城,夏人再次聚集了三萬五千人進行迎擊,又被任得敬擊敗。

此役之後,從牟那山到西夏都城中興府再沒有軍力超過兩萬人的據點了。蕭鐵奴坐鎮敕勒川,調三路漢籍將士約兩萬人收取河清、金肅,目標為陜北,意圖聯系上劉锜,調五路胡騎一路襲擾,追著西夏潰退的軍馬,目標是西夏的都城中興府!

漢軍來勢之猛烈、蕭鐵奴進軍之神速、夏軍潰敗之頻仍無不大出夏主乾順意料之外!從陰山報警開始乾順便一日三驚,等到兀剌海城大敗,整個中興府便猶如炸了開來一般!無論是遼、宋還是金,從來沒有一個大國政權動用過這麽強大的軍事力量從這個路線攻擊西夏!而更要命的是西夏在這一路上的防禦也從來沒像今天這樣薄弱!漢軍的前鋒和中興府還有一段距離,但乾順和嵬名仁忠卻都明白漢軍和都城之間已經沒有足以抵擋蕭鐵奴的大軍了!都城受到攻擊已是必然之勢,現在唯一有疑問的只是漢軍到達的時間——漢軍要沿黃河而下,這一段路並不好走,而且沿途沒有什麽補給,所以夏人還有一點時間。

“陛下!遷都吧!”

西夏朝堂上已有大臣遞上了奏議!而民間已有墻頭草聞風先遁了。賀蘭山在西北,黃河雖寬,卻不足以恃此抵擋蕭鐵奴!

可是遷都能遷到哪裏去?寧夏平原上可找不到一個比中興府更好的都城來,若是遷出寧夏平原,那等於放棄西夏的立國之本!如今的西夏,已不是李元昊時代的西夏,農業經濟的比重已經遠遠超過了遊牧經濟,農民兵源的重要性也已不在遊牧部落兵源之下!更重要的,乾順早已經是一個城市中、殿堂內的君主,而不是一個沙漠裏、馬背上的領袖!如果放棄了寧夏平原,那乾順作為夏人之主的地位也會動搖!崇佛尚儒的乾順時代,已不可能退回到李元昊時代了。

“守!”

乾順咬著牙,一邊派嵬名仁禮捧著卑躬屈膝的國書前往漢營求和,一邊急調西北的西平軍司、甘肅軍司以及諸部族火急入援中興府,乾順甚至派人前往西南向吐蕃諸部借兵!當然,更重要的是嵬名察哥所率領的西夏主力!如果嵬名察哥能順利到達的話,仗著本土優勢背城一戰,那西夏或許還有機會。這時候乾順已不求能從大漢的陜西、秦鳳那裏得到好處了,甚至不計較東南邊境會被蠶食,當此生死存亡之際,如何讓西夏政權延續下去才是最迫切的問題!

中興府派出的使者到達甘州後順利征調了甘肅軍司的兵馬東進。這個使者繼續西進,要到西平軍司傳令,但走到半路就出了意外!

那晚他來到嘉峪關時天色已晚,也沒去留意關上的旗號就亮出使節信物要兵卒開城。城頭士兵聽到消息急忙去回報,那使者等得不耐煩了,這才仰頭細看,忽覺暗黃的火光中城頭的旗幟似乎有些古怪,還沒弄清楚怎麽回事,城頭一聲炮響,城門大開,兩隊騎兵沖了出來,跟著是兩隊駱駝兵,跟著又是兩隊精銳步兵。一千二百把火炬在暗夜中流光飛舞,耀得嘉峪關下明艷通明!那使者這才看清楚步騎打的是漢軍旗幟,駱駝兵卻穿著回鶻服飾,嚇得魂飛魄散,滾下馬來。

西夏使者被圍定後,關內得得聲響,馬上一個右手鑲著鐵鉤的大將策馬出關,正是種去病。西夏使者早被漢軍制服,一員衛兵將搜出來的文書遞給種去病。種去病在火炬下迅速掃了一眼,笑道:“中興府告急,嘿嘿,沒想到還是讓蕭帥搶先了一步。”

作為參謀隨軍而來的托術上前道:“那我們也趕緊去會師吧。”

種去病看了那西夏使者一眼道:“看來夏人方寸已亂,這使者居然到關前叩門,前方多半不知道西平軍司已全軍覆沒。我們且打著西平軍司的旗號,穿上他們的服飾,拿著乾順這敕詔,扮作援軍,一路慢慢走,等各路軍司東援的部隊出發之後再開進去接收城池。先取甘州宣化府,再取涼州西涼府。只要斷了隴右絲路,夏人在中興府一敗便無法翻身。至於首先到達中興府城下的大功,我們怕是搶不過東路的弟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