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貧僧功力尚淺,不能隔衣療傷(第2/5頁)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誠為大漠古道中的一個奇跡之城。

為了徹底斷絕匈奴與西羌的通路和聯系,捍衛邊關和絲綢之路的安全,漢武帝曾在河西設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並采用設防、屯墾、移民等措施,不斷充實、加強建設河西。後來又將酒泉、武威二郡分別拆置敦煌、張掖兩郡。又從令居經敦煌直至鹽澤(今羅布泊)修築了長城和烽燧,並設置了陽關、玉門關,列四郡,據兩關,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

從此,中國的絲綢及先進技術源源不斷地傳播到中亞,西亞和歐洲。歐洲、地中海沿岸和西域的玉器、瑪瑙、奇禽異獸、農作物等長途轉運到中原。各國使臣、將士、商賈、僧侶往來不絕,都要經過絲路要道敦煌。敦煌成為中西交通的“咽喉鎖鑰”。貳師將軍李廣利伐大宛國,獲汗血馬;趙破奴擊敗姑師國俘獲樓蘭王,都是以敦煌為糧草、兵馬供應基地而一舉獲勝的。

因此這裏的漢人最多,占當地居民的八成以上,於是這裏就出現了這樣一副奇景,當西域與中原隔絕往來之後,瓜沙二州有大量的漢人,反而是在瓜沙東面,更靠近中原的地方,被吐蕃人、回紇人、黨項人占據。但也正因如此,西域漢人與中原斷絕往來,已有上百年之久,這些孤懸於外的漢人,建歸義軍,自立金山國,依舊傳承著漢人的文化和血脈。

然而,金山國的統治者一味打壓當地少數民族的錯誤政策,使得他們處處樹敵,漸漸的,祖先的榮耀不再,金山國漸漸沒落,反而要敬甘州回紇為父可汗,這個時候,楊浩來了,帶著他的大軍,總欲重新打通西域古道,重振這裏的東方文明,對執掌瓜沙政權的曹家來說,這是他們的末日,而對歸義軍來說,卻是喜憂參半。

當蕭綽正睹兒思人,黯然神傷的時候,楊浩已親統大軍到了葫蘆河,從此再往前去就是瓜州了。

暮色蒼茫,夕陽西下,楊浩的大軍在葫蘆河邊駐紮下來。氈帳如同突然生長在河邊的一朵朵蘑菇,綿延開去,無窮無盡。盡管瓜州歸義軍冒險偷襲的可能不大,不過排布在外線的人馬,還是按照規矩,一絲不苟的挖戰壕、設拒馬,做好了防禦準備。

這一路上,他們見過了雕刻在溝壑峭壁上的佛像,見過了大漠駝鈴、瀚海蜃景、胡楊秋色、清泉綠洲……,異域風光固然優美,但是見多了也就索然無趣,每日感覺最深的反而是白天的烈日炎炎,夜晚時的秋風刺骨,還有風起時的漫天黃沙。

軍營最南面駐紮的是肅州龍家兵,楊浩得了涼州,便把涼州城主絡絨登巴的兩萬兵馬帶了出來,此番得了肅州,以肅州為據點,攻打瓜州的時候,依樣畫葫蘆,把肅州兵馬也都帶了出來。龍家兵久居西域,對西域風情更是司空見慣,毫無新奇,好不容易度過沙漠,來到綠洲,兵士們十分暢快,紛紛來到葫蘆河裏沐浴潔身。

最上遊的河裏,站著兩個只穿兜襠布,就像兩個相撲手似的彪形大漢,黑鐵塔一般的身子,兩個大漢正在河裏摸魚。這裏的魚肥碩無比,因為沒有漁夫的捕獵,生態環境極好,一兩尺長的大魚隨處可見。不過對不怎麽懂水性的肅州軍來說,想要徒手捉條大魚卻不怎麽容易。

好不容易,其中一個黑嘟嘟的漢子濺得滿臉水花地抓起一條大魚,哈哈大笑道:“老支,老支,快來看,哥哥我抓到了好大的一條魚。”

另一個黑漢子一見大喜,連忙躥了過來,嚷道:“妙極,吃那又硬又幹的肉幹兒真是吃膩了,哈哈哈,老卡啊,你抓緊了它,趕快上岸,咱們把它烤來吃。”

老卡一聽,瞪眼道:“怎麽要烤來吃呢?這樣鮮美的河魚,應當下水去燒,燒得肉爛骨酥,吃凈了肉,啃幹了骨頭,再喝一碗濃濃的魚湯,那才美味。”

老支搖頭道:“你懂個屁,這魚莫要刮鱗,也莫去了內臟,就這麽在火上烘烤,魚的鮮香滋味才不會消散,我見西域遠來的商賈這樣吃過魚的。”

“燉了吃,有肉有湯,湯鮮味美。”

“烤了吃,鮮香撲鼻,回味無窮。”

兩人站在齊腰深的河水裏大吵起來,老卡勃然大怒,把手中活蹦亂跳的魚兒往手裏狠狠地一摔,那魚砰地一聲入水,竟爾有些暈了,清醒了一下,才搖頭擺尾地遊去。

老支瞠目結舌地道:“你怎麽把魚扔了?”

老卡賭氣道:“要燉來吃,就要燉來吃,你偏要烤來吃,好罷好罷,幹脆不吃,懶得跟你惹那一肚子鳥閑氣!”

老支聽了也是怒發沖冠,大叫道:“不吃就不吃,好稀罕麽,難道就你會抓,老子的一雙手是擺設不成,我自己抓!”說著雙手伸手河中,拼命地攪活起來,攪得河水四濺,故意濺了那老卡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