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龍女風波(第6/7頁)

折家四太爺、五太爺、和老七、老九,還有折惟昌和折惟忠兩個小輩困在同一輛囚車上,五太爺醉意未去,神色卻已清醒,他藉著月色環顧四周,喃喃自語道:“赤忠這個叛賊在搞什麽鬼,這是要把咱們運到哪兒去?”

沉吟有頃,摸不著頭腦,五太爺回過頭來,怒視九太爺道:“老九,以前,咱們的‘隨風’一直是由你負責的,雖說如今交給了惟正,可他還年輕,許多事仍然是由你掌舵,你可倒好,你是怎麽管的,咱們折家被人家一窩端了,居然一點消息都沒有。”

九爺苦笑道:“老五啊,咱們的‘隨風’,耳目眼線都排布在外面,難道是用來監視自家人的麽?誰想得到他赤忠吃了熊心豹膽,居然會窩裏反?”

老五怒不可遏地道:“他們困住聚會堂,喝令我折家的家將們放棄抵抗時,不是說過麽,朝廷已調安利軍、隆德軍控制了廣原的程世雄,王繼恩親率寧化軍、晉寧軍、平定軍、威勝軍進入府州,綏州刺使李丕壽秘密北上,設伏截擊麟州楊繼業的援軍,叫咱們不要妄想,速速棄械投降麽?那些不是外面,還有那裏是外面?怎不見一點消息傳回?”

老四這時也黯然道:“不錯,憑他一個赤忠,就算反了,哪能鎮得住整個府州。正因如此,才不慮他反。如今他真的反了,那話決非恫嚇,赤忠背後,一定有朝廷撐腰,所以他才甘冒天下之大不韙。老九啊,咱們折家這次算是徹底栽了,如果‘隨風’能事先發現點什麽風吹草動,咱們何至於如此不濟?”

老四、老五都這麽說,一向淡定沉著的九爺急得臉色赤紅如豬血,他氣急敗壞地道:“我們折家的眼線雖不能打入宋國高層,但是宋軍若有什麽風吹草動,大軍調動間,聲息豈能小了?那樣的話,就絕不可能瞞過我的耳目!”

老四沉聲道:“事實是,他們已經瞞過了你的耳目,難道你想說,朝廷兵馬根本沒有接應赤忠,赤忠是發了失心瘋,才想憑他草城川傾巢而出也不過一萬八千的兵馬,就想來個改朝換代,占據府州?”

九爺登時語塞,他失魂落魄地望向茫茫夜色中的層層山巒,聽著滾滾不息的黃河滔聲,百思不得其解地喃喃自語道:“怎麽可能?安利軍、隆德軍、寧化軍、晉寧軍、平定軍、威勝軍,但有一處調動兵馬,我怎麽可能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難不成……我的‘隨風’也盡被收買叛變了不成?”

騎在馬上,橫槍行於囚車旁的蕭晨把他們的對話都聽在耳中,蕭晨抿了抿嘴唇,回頭望了眼已看不到一絲燈火的百花塢方向,臉上又露出了得意而陰險的笑容……

以君伐臣,且無正當名義,實在不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因此即便大宋朝廷的高級官員們,對趙光義取府州的計劃也大多不曾與聞,只有一個在外帶兵,且與皇帝曾同謀過弑君大事的王繼恩,是這樁陰謀的全程參與者。因此從朝廷方面,即便他們的密探成功地在朝廷的要害部門潛伏下來,這一次事先也休想打聽到一點什麽消息。

楊浩的“飛羽”秘探,除了一些固定的消息站之外,已全部調往西域搜集戰爭情報,但是折家的根基就在此處,“隨風”的密探雖也時刻關注著河西走廊的戰事,但是他們的重點監察對象,仍然放在府州外圍。

正如折九爺所說,“隨風”秘諜雖不能打入朝廷的要害部門,但是府州周邊的朝廷駐軍乃是重點監控對象,他們如果有什麽風吹草動,根本無法瞞過折家訓練有素的密探們的耳目,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對這次內外勾結的兵變,折家事先的確一點異動都沒有發覺。其中緣由何在呢?

烽火台烈焰沖宵,在夜色中異常的醒目,當百花塢的烽火台上燃起沖宵的烈焰時,一座座山頭的烽火便相繼燃起,迅速向遠方傳去。

以建在高山上的麟州城為中心,長城綿延而去,探向四面八方,烏沉沉的夜色中,它們就像一條條沉睡的古蟒巨龍,一動不動,突然,其中自北方延伸過來的一條長城烽火台上,突然相繼燃起了烽火,本已睡下的楊繼業聞訊匆匆披衣起身,登上箭樓向遠方眺望一陣,確認警訊來自府州,不由瞿然一驚。

今天是折二太爺的大壽之期,他還著人送了一份厚禮去的,楊繼業實在難以想像府州這一晚會發生什麽樣的變故,難道是折二太爺喝的興起,要玩一出“烽火諸侯”?

楊繼業當然不會以為折二太爺會有這個雅興,眼下敵情未明,但兵貴神速,援軍是絕不能等到真相大白之後才派遣的,楊繼業立即披掛整齊,擊鼓聚將,點齊一路人馬,先使數百探馬先行上路,察探消息,又遣長子楊延朗、次子楊延浦領兵八千,殺奔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