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各懷機心

“報~~~~”

一騎飛來,背插三角紅旗,迎風獵獵。正匆匆行進的士卒見了那騎士肩上紅旗,都紛紛給他讓路。

騎士趕到趙光義禦輦前飛身下馬,單膝跪地,抱拳說道:“啟稟陛下,府州折禦勛、銀州楊浩、麟州楊崇訓已於合河津會師,現正齊頭並進,趕往嵐州。”

“知道了。”禦輦中答應一聲,仍然向前駛去。

寬敞的禦輦猶如一間房屋,前廳後寢,中間用屏風隔開。廳中放著一張卷耳幾案,壁角堆著數十卷奏章。聽了那信使傳報,趙光義走向幾案,慕容求醉已搶先一步,抓起不同顏色的顏料條兒,褐、黃、藍三道曲線從府州、麟州、銀州繪至合河津,然後又直指嵐州。

趙光義仔細看了看行軍路線圖,微微笑道:“來得倒快,朕還以為,他路上少不得又要玩些花樣,拖延行期呢。”

慕容求醉道:“他怎麽敢?朝廷原定伐漢之期是二月初,因為契丹那邊的事耽擱了一下,如今已過了大半個月,他有再多需要準備的理由也該籌備好了,還有什麽可以拖延的。”

趙光義頷首道:“說的也是。提到契丹,這山東道的官吏還真是混賬,險些誤了朕的大事!”

慕容求醉忙道:“山東道官員也是不敢承擔如此重大的幹系,這才未曾查明真相便急急稟報了朝廷,事情已經過去了,幸未造成不可控制的後果,還請官家息怒。”

原來,趙光義躊躇滿志地在長春殿宴請諸將,賜之以裘衣、金帶、鞍馬等,正要誓師北伐之際,山東道官員突然以十萬火急的軍情奏報上稟朝廷,說契丹人突然在武清、永清、興城一帶集結了大批的軍隊,還有小股騎兵在兩國交界的白溝河、拒馬河附近出沒,意圖不明。

趙光義聞訊大驚,立即命令剛剛集結起來的軍隊向山東道挺進,同時派出大批密探潛赴北國打探消息,又令鴻臚寺卿向契丹使節公開發出詰問,費盡一番周折,才得到契丹使節的答復:鄙國調兵圍剿慶王余孽,此乃我契丹內政,用兵之處亦是我國領土,似無向貴國通報之理由。

緊接著探馬斥侯也紛紛回報,說契丹調集中京兵馬,正在武清、永清一線圍剿慶王的殘余勢力,他們趕到時,慶王余孽已被剿滅,契丹兵馬已經返回中京去了。

這一番折騰,不但耗費了大量時間,而且宋國大軍雲集於邊界,險些與契丹邊軍擦槍走火,趙光義好不惱火,這一來一往耽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待到他發兵征伐漢國時,已到了冰雪消融、小草冒青的早春三月。

趙光義想起前事,余怒未息地問道:“我們如今到了哪裏?”

慕容求醉指點道:“官家請看,咱們如今剛剛過了浮山,再往前去就是平定了。”

趙光義點點頭,若有所思地道:“平定,平定,倒是個好彩頭兒啊。”

慕容求醉陪笑道:“自然是好彩頭,我大宋平定天下諸國,無不一攻而克,唯有這漢國,令我大宋三征而不滅,實在難纏的很,不過這一遭官家禦駕親征,漢國君臣必然授首,中原……將在陛下手中一統!”

慕容求醉有意規避了前幾次攻打漢國都有契丹插手的原因,話兒說的好聽,趙光義不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是不甘心永遠站在趙匡胤的光輝之下的,他的皇兄一手締造了大宋帝國,並且將大宋國打造成了中原亂世中的第一強國,平定了荊、湖、蜀、漢、唐五個國家,其中只有一個唐國有他趙光義的一份功勞。如今天下已接近一統,想要在平定諸國的數量上超越皇兄已不可能了,只有在難度上超越他。

漢國畢竟是在趙匡胤手中三攻而未克的唯一一個國家,雖說趙匡胤已與契丹達成同盟,迫使契丹放棄了對漢國的援助,如今伐漢已無難度,可這摘桃子的人畢竟是他,平頭百姓又有幾個曉得漢國今與往昔有多少不同。

趙光義點了點地圖,矜持地道:“打下一個漢國並不算甚麽,總有一天,朕還要奪回幽燕,把唐末以來淪喪異族的領土和子民全都拿回來,打一個大大的天下,鐵桶樣的江山!”

慕容求醉忙道:“官家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遠勝古今賢王,必能功蓋漢唐,留芳萬世!”

趙光義呵呵一笑,又道:“西北三藩應詔出兵了,夏州那邊,你可及時把消息泄露出去,李光睿只要不是太蠢,他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的”

慕容求醉應聲道:“是,消息馬上就送過去。”

趙光義又沉吟道:“先南後北,一統天下,這是我大宋立國之初就擬定的國策。如今南方已然平定,國力日漸昌盛,是該兵鋒北指,躍馬上京的時候了。北國如今孤兒寡母,朝政不穩,正是朕奪回幽雲十六州的最佳機會,時機稍縱即逝,須不可放過。這個時候,朕絕不能讓西北拖了朕了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