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難下手(第3/5頁)

慕容求醉道:“大人,官家走了一步絕妙好棋呀。遷都,對江山社稷大大有利,此乃事關千秋之大利。而眼下呢?晉王一家獨大,已經引起官家忌憚,官家遷都,就可以離開晉王苦心經營十年,勢力盤根錯節、耳目遍及朝野的開封城另起爐灶。

如今情形,晉王就在陛下掌握之中,開封已落入皇三弟和魏王德昭手中,官家提拔焦節度,重賞洛陽守軍,又有起伏恩相之意,如此一來,數管齊下,晉王勢力,必可一舉拔了除!”

趙普搖了搖頭,低沉地道:“那卻未必……”

沉默半晌,他才吩咐道:“你回去,再不可來,仍然一心一意為晉王慕僚,絕不可露出半點異心,陛下遷都能否成功,就是能否決定立儲關鍵所在,我們靜觀其變,絕不插手。”

慕容求醉大惑不解,遲疑半晌,這才拱手道:“是,求醉謹遵恩相吩咐。”

看著慕容求醉遠去的背影,趙普久久不語,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麽,直到堂下一股陰風回旋,吹得他機靈打個冷顫,趙普才拂袖轉身,喃喃自語道:“潛居於此,置身事外,趙某已看得十分清楚了,陛下最強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如果他戰勝不了自己,那就一切休談……”

趙匡胤果然宣布遷都了。遷都洛陽,將開封這個政治、經濟中心一分為二,經濟留於開封,政治遷往洛陽,這就一舉瓦解了趙光義苦心經營十年的潛勢力,分拆、制衡,正是趙匡胤的拿手好戲,正是靠著這種手段,他徹底解決了自五代以來武將篡位成風的習慣,建國短短幾年,就把天下州府官吏盡皆控制在朝廷手中,但凡所占之地,不使一個藩鎮出現。

如今他已調虎離山,又施恩於當地駐軍最高統帥,近一步籠絡住了軍隊,趙光義這只離了山的老虎,還能不乖乖任由他的擺布嗎?這就是趙匡胤兵不血刃地解決內部危機的手段。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遷都的意思剛剛表達出來,就遭到了朝野一致反對。百官嘩然,他是預料到的,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百官竟然會旗幟鮮明的表示反對,難道滿朝文武都已被二弟收買?

不,不會。

趙匡胤的目光從正爭辯的面紅耳赤的大臣們臉上掠過,輕輕地搖了搖頭。禦史中丞劉溫叟不會背叛他,禁軍殿前司控鶴指揮使田重進不會背叛他,樞密使曹彬不會背叛他,盧多遼、薛居正、呂馀慶,這三位親手提拔上來的宰相不會級叛他,禁軍馬步軍都指揮使黨進、大將呼延贊……他們都不會背叛他,可是……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也堅決反對遷都,為什麽?這是為什麽?

……

一位文官面紅耳赤地叫道:“吾以為,陛下先遷洛陽,觀天下大勢再遷長安之所言大有道理,遠勝於定都開封。長安有黃河、秦嶺為屏障,坐關中而望天下,有帝王之氣。洛陽北有大河橫絕,南有伊闕鎖閉,東有成臯、虎牢之固,西有龍門、崤山之險。而開封無名川大山可據,黃河難為憑仗反成禍患,一旦敵來從任何一個方向都可進攻,一馬平川毫無險要的地勢,更加利於北人的戰馬馳騁,將來一旦與北國對峙,非百萬大軍不可守,冗兵無數,國力如何負擔?俟成臃腫,貽患子孫,不如遷都洛陽,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可安天下也。”

一個將軍蹭地一下跳了出來,大聲咆哮道:“一派胡言,我朝新立,國力有限,大興土木必然動搖國本,再者,如今之關中已非昔日之關中,百業凋零,人口稀少,如何可為天下中樞?至於洛陽,亦不如開封便利,全國賦稅,仗運河供給,一旦遷都洛陽,車馬絡繹,整日不絕,所費又豈少於軍費?”

“非也,非也,”又一個文官跳出來,搖頭晃腦地道:“建邦設都,皆憑險阻。山川者,天下之險阻也;城池者,人之險阻也。城池必以山川為固。汴乃四戰之地,當取天下時,必取汴地,及天下既定而守汴,則岌岌可危矣。北戎勢重,京師藩籬盡撤,堰而無備,當營洛陽,以為……”

他還沒說完,另一個文官便跳出來反駁:“洛陽非處四通五達之地,不足以供養皇室,撫濟萬民,汴梁無山河之險,可以兵為險,天下富庶,難道不足以汴京之兵麽?”

“你們兩個窮措大,掉的什麽爛書袋!”又一個將軍跳出來,這位將軍目不識丁,聽他倆之乎者也的,也聽不明白誰是跟他一個意見的,幹脆一塊兒罵了:“什麽險不險的,江南以大江為險,險是不險?將熊兵銼,一攻即克,可見山河不險,不及兵備之重,某以為,汴京大好,不必遷都。”

“將軍此言差矣,國都並非定於一地便當永不遷移,昔盤庚遷殷,商朝中興;周朝自周原而遷鎬京,終於強盛而滅殷商;魏孝文帝自平城遷都洛陽,削弱諸酋首之力而集王權,得以稱霸天下,今若遷都洛陽,以固險之精兵用來北伐燕雲,則江山永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