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此去馬蹄何處?(第5/6頁)

“誰知怎樣?”

“誰知折大將軍向左右略一詢問,便知府中果有這樣一位管事,只是這位管事也已辭職離開,好似家中出了什麽為難之事。”

楊浩眉頭一蹙,喃喃地道:“能是甚麽事,連她的九叔也辭了差事?”

壁宿道:“折大將軍府上再加上各處別院、下莊,大大小小的管事不下百余位,誰知道這位管事家裏出了什麽事,我只好向與那位管事相熟的人詢問,探得他府宅所在,卻是府谷城外一處牧場,便即趕去探看。”

就算霸州丁家,比起折大將軍府的確規模小了至少百倍,那些大小管事也是有親有疏,有尊有卑,像廚房管事劉鳴,就是根本沒有資格去見丁老爺的,如果自己家裏有了什麽大事,也沒有可能去向丁老爺求助,只能自己解決。如今看這情形,折子渝那位九叔在折家也算不了什麽重要的管事,所以有了事情只能自己解決,卻借不了折大將軍的勢力。

壁宿接著說道:“那座牧場就在府谷以西,牧場不大,只是用來豢養安置臨時采購來的騾馬牲畜的,一俟賣出就會運走。我到了那裏之後,見牧場還在開張,便向牧場的人問起,他們說,牧場已換了主人,折姑娘的家人將牧場變賣,已舉家往開封去了。”

楊浩焦灼地道:“你就沒有問問他們家裏到底出了什麽事情不成?”

壁宿道:“自然是問過的,那買下折家牧場的人也說不大清楚,好象折家往中原販賣馬匹挾帶了青鹽,回程時又偷偷采買鋼鐵,原本做的小心,倒也不曾被人發現,結果因為生意上與一個大主顧發生了糾紛,被人舉報入官,扣下了全部貨物和人,折家只得變賣全部家產往中原上下打點。”

西北地區做生意的人,為牟高利,大多挾帶品質極佳的青鹽,從中原回來時,再采買西北欠缺的鋼鐵,這已是民間不曾公開的秘密。同後世人的想象相反,當時的人,國家、民族的概念極為薄弱,世人大多只為家族著想,幽雲十六州的漢人絕不會日夜翹首期盼中原人來“解放”他們,西北地區尚未納入大宋統治的漢人百姓也絕不介意損害大宋的利益,而與同西北胡族做生意。

這樣的事雖然尋常,可一旦經了官就不妙了,難怪折子渝家有人在折將軍府做管事,也不曾求助於折府,這種事即便折家也在做,一旦被大宋官府發現都要找幾只替死鬼的,更何況此事與他們全無幹系,避之尚恐不及,哪有可能為子渝家裏出頭。

楊浩聽了焦灼萬分,可是這樁事以他這種空降的官兒,無論在西北還是中原都毫無根基和人脈,根本是幫不上忙的。不過這事既是折家有人走私被抓,大不了賠個傾家蕩產,當事人被判入獄,折子渝卻不會有什麽危險,這種事兒怎麽也不會搞出“連坐”來的,所以楊浩稍稍心安,他思忖片刻,又道:“我聽子渝說過,要往開封府去,這案子可是犯在開封?”

壁宿搖頭:“這卻是連那戶人家也不曉得了,不過不管是不是犯在開封,這案子若是不小,最後總要著落在大理寺的,折姑娘去開封也是對的。”

楊浩心想:“也不知霸州趙傑在開封有無同僚官員,這事兒如要請托,我也只有找他了,折家既然傾家蕩產去打官司,這案子便不會急著判,只要拖下來,就還有機會,眼下先得找到她,否則縱想托附趙通判,恐怕也不知該從何處下手。”

想到這裏,楊浩忙道:“壁宿,這事兒還得麻煩你往開封府走一趟,把折家這案子打探清楚,看看如今著落在哪個衙門,即通過‘飛羽’傳訊回來。”

“好!”壁宿點點頭,想告訴楊浩自己去折府時,折大將軍黑口黑面,對他態度不太友善,忽又想這大概是因為自己位卑身輕,折大將軍自然不放在眼裏,倒未必是對楊浩有什麽不滿。不然的話,又怎會送他衣甲兵器,又遣將校幫他練兵?這種小報告不打也罷。

這只是壁宿心中念頭一轉的事兒,他的“好”字剛剛應下,程德玄便挽了衣衫過來,笑吟吟地道:“大人真是勤政,這麽早就在處理公事呀?”

楊浩掩唇咳嗽兩聲,搖頭笑道:“程大人見笑了,倒也不是什麽公事,本府隨一名道人習了一門養生吐納之術,這些日子練下來,只覺神清氣爽,體健身輕,心中甚是欣喜,不想心急成功,練的有些過急,這幾日總覺肺腑有些燥熱煩悶,可那位道人又雲遊四海去了,本府便著人往府谷探訪那位道人的師弟碧荷觀主,想請他來診治一番,不想那位觀主不願離開,咳咳……”

程德玄關切地道:“大人怎麽能相信那些江湖術士傳授的功夫,吐納之術,一旦出了岔子,可是會傷及五臟內腑的,大人切切不可大意,還是早早延醫診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