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酒色財氣呂洞賓(第6/7頁)

像他這種修習天道的出家人,對世間離奇之世最為關注,他在道家古籍之中曾見記載,東晉時候,民間有一五歲幼女,突然說起她從未聽過的外地方言,說她是某戶人家媳婦,身故轉世,如今前夫與兩個孩子還生活在某地。家人只當她中邪,無人相信。直到數年後,她家因故搬遷到異地,正是這女童所說前世的居處。她所說那戶人家模樣,院中情形,前夫與兩個孩子名姓,俱都一字不差,這才轟動一時,被有心人記載了下來。想不到千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機,如今竟再次出現,呂洞賓立即興致勃勃地下了山。

在他想來,如果能弄明白這天機的來龍去脈,說不定就能窺破時空的奧妙,從此超脫於時間和空間之外,不生不死、往來古今,成為真正的神。

然而他到了蘆嶺州後,暗中用類似催眠術一類的功夫盤問過楊浩的來歷,雖聽他說得詳細,但是呂洞賓真正在意的東西卻一點也沒有得到。為什麽能穿越時空?楊浩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呂洞賓總不能買一批定窯的瓷器,挨個往自己腦袋上敲,以期待穿越之奇跡吧。

陳摶修的是出世之道,心境恬淡,既知不可為,便幹脆回了太華山調教小徒弟去了。這呂洞賓卻不肯罷休,暗中又用伐筋易髓之術探索楊浩全身經絡筋脈,想看看是否與常人有何不同。

呂洞賓重外修,更重內修,他本就是內丹術(氣功)得臻大成的一代大宗師,在他想來,能倒轉陰陽,穿越時空,這人必與常人有所不同。他以真氣探索楊浩身體的那幾日,就是楊浩每日做夢夢到浸身溫泉中做水療的那幾天。

結果呂洞賓累個半死,卻一無所獲。楊浩雖然每天起來都渾身酸疼,疲軟無力,其實卻是撿了個大便宜。他已二十出頭,骨骼筋脈本已成形,再難修習高明武功,縱是苦練硬功,也很難大成。呂洞賓忙活了幾天,以玄門上乘功法搜索他身體異處,耗費了大量真元,卻為他伐髓易筋,改變了根骨。

呂洞賓與陳摶不同,陳摶修的是出世之道,恬淡自然,呂洞賓卻是修的入世之道,酒色財氣,一樣不缺。自謂率性而為,方是真人。平白許了人家這麽大的好處,自己卻空手而歸,就算旁人不知道,也沒人笑話他,以他的性情也是無論如何都受不了的。

眼見從這楊浩身上是無法看破天道,得窺生死之門的奧妙了,呂洞賓還不死心,他暗中跟在楊浩左右,眼見他整日忙忙碌碌,雖是天機轉世,卻與一般凡夫俗子無二,卻也看不出甚麽異常來。

那晚楊浩與折子渝路遇同行,由意外一吻到傾情一吻,他隱在暗處都看得清楚,一時促狹心起,還在暗中促弄了他。不過楊浩為蘆嶺州百姓的所作所為,他都一一看在眼裏,卻是暗暗佩服的。

他修的是入世之道,楊浩所為大對他的胃口,這天機是窺不破了,楊浩得的便宜也已是白送給他了,自己不撈點便宜回去,實在是不甘心。因此上他便生起了另一個念頭:收他為徒。

呂洞賓暗中思忖:我是散修之人,比不得陳摶門徒眾多,自立一派。如今我年歲已高,不能得窺生死之門,說不定哪一天就要駕鶴西遊,這一身藝業不尋個合適的人來傳授,不能將它發揚光大,百年後誰還記得我呂洞賓的名頭。我與這楊浩,也算是一場緣份,看他為人品性倒也不錯,根骨也已經我伐髓易筋,不如收了他為徒。況且,他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天機,我收了天機為徒,光是這一點,就勝他扶搖子一籌了。

呂洞賓做此打算,其實還有一番惡趣味,只是他自己心中不肯承認罷了。他比陳摶學道要早,但是於易理、易蔔之道卻不及陳摶高深,只在武藝上勝他一籌,以呂洞賓的為人脾性,心中常常不服,但確實技不如人,也無可奈何。

陳摶信中已提及收了一個女娃兒為徒,還提及了她將來與楊浩的一場緣份。呂洞賓便想,我這做師傅的壓不到你的頭上去,我的開山大弟子卻要壓到你的關門大弟子身上去,這不也算是替我這師傅報了一劍之仇了麽?這樣一想,呂洞賓登時手舞之、足蹈之,興高采烈,樂可不支。

可是轉念一想,自己這次下山,簡直就是給這天機送了莫大好處,也不知道是否這就是天意使然,呂洞賓心中有氣,這才捉弄了楊浩幾天,嚇得他疑神疑鬼,連覺也睡不好,出了心頭一口惡氣,今日這才現身出來。

楊浩聽他說明來意,哪有不允之理。藝多不壓身啊,旁的不說,這呂老頭兒都不知道多少歲了,看著還這麽年輕,學了他的功夫,至少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啊。

當下楊浩連聲答應,鄭而重之地跪行了拜師之禮。修道之人崇尚自然,也沒有那許多規矩,受了他三拜,呂洞賓便認下了這個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