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暮與旦的期待(第2/2頁)

彭梓祺自家短處自己知,知道在當家理財這方面,自己一竅不通,過了中秋,謝謝就是自家的人了,這麽說絕不會是想害相公,便依著她的主意,把楊家的財產也一並換成了金子,夏潯當初想要變賣家產的時候,都沒有想得這麽細,卻未料到他沒想到的,謝雨霏都已替他想到了。

今日燕王抵京,儀仗繞城半周,然後直趨孝陵祭祖,這麽大的陣仗,滿城都在議論,謝雨霏自然也會聽到,燕王既然回來了,夏潯自然也會回來,所以她早早的就到了夏潯家裏。可是飯菜早就做好了,夏潯卻還一直不見人影兒,兩個人便到了小書房,攏了攏家裏的賬務。

兩個女孩兒正說著悄悄話兒,靜悄悄的院落裏突然傳出小獲高分貝的一聲尖叫,彭梓祺和謝雨霏對視一眼,從對方眼中都看到了一抹驚喜,彭梓祺脫口叫道:“他回來了!”

謝雨霏眉彎眼笑:“一定是他!”

※※※

仍然是早朝,文官走左掖門、武官走右掖門,文武百官魚貫而入,看起來似乎與平日並無不同,但是宮廷侍衛和內侍們很快就發現,似乎有那麽一點不同。

是的,今天上朝的隊伍浩浩蕩蕩、極其壯觀。那些平日可來可不來的勛卿國戚、已經沒有什麽發展前途、因此時常告病在家泡病號的老邁高官,竟是一個不落,只要能爬得起來的,全都到齊了,眼看著那些白發蒼蒼的官員,顫顫巍巍的拖累了整個隊伍行進的速度,真是讓人心焦。

燕王朱棣昨日在孝陵鬧的那一出,傍晚時分就已傳遍了整個南京城,王侯將相、士農工商,無人不知。有人因此罵他欺君犯上大逆不道,也有人擊掌叫好贊他不愧為大明諸藩之長,終於仗義執言說出了大家的心裏話,總之有褒有貶,議論紛紛。

今日他要上朝見駕,哪個不想來看個結果,這可是建文元年以來朝中的頭一樁大事啊。

東方晨曦微明,內侍開始鳴鞭,文武百官、王侯公卿依次過橋,至奉天門丹墀下而止,丹陛左右鐘鼓司鳴樂,殿陛門楯間天武將軍們皆穿著明鐵甲胄站班,禦道左右及文武百官班後的錦衣校尉們握刀布列,殺氣騰騰。

文武百官們發現,今天皇帝擺設的儀仗,是大朝會的儀仗,而今天並不是大朝會的日子,心中都明白這副陣仗就是擺給燕王看的,那些彼此友好的官員們雖然不敢交頭接耳,卻也互相遞著眼色通通聲氣,交流著心中的意見。

文武百官們今天來得這麽齊,可不都是替建文帝撐場面的,也不都是來打醬油看熱鬧的,從公裏說,他們也有自己的政治主張,有的人贊成朱允炆的削藩,有的人贊成朱元璋的建藩,有的人贊成削藩但是不贊成朱允炆削藩的手段,還有的人是與燕王朱棣素有交情,心中頗為他打抱不平,更有許多勛戚武將們對建文帝登基以來一系列抑武揚文的舉措心懷不滿,盼著燕王為大家出一口惡氣的,眾臣僚各懷心思,都在等著“王見皇”的一幕。

雅樂起,皇帝該禦門了,文武百官頓時精神大振,錦衣衛力士張著五傘蓋、四團扇,自東西升立座後站定;內使二人,一執傘蓋,一執“武備”,雜二扇,立於座後正中。建文帝神情嚴肅,舉步登階,鴻臚寺唱入班,文武百官馬上上前參拜皇帝,三呼萬歲聲震耳欲聾。

依照上朝的程序,首先該由鴻臚寺官員對皇上稟報今日謝恩、辭駕的官員以及外地進京朝覲的官員,這些官員此時都候在午門外,一般除非重要官員,否則皇帝是不見的,只要皇帝應一聲“知道了”,自有內侍去傳旨,那些候見的官員們便在午門外遙行五拜三叩頭禮,之後就可以該幹嘛幹嘛去了,然後,金鑾殿上就會進入每日早朝最重要的環節:奏事。

然而今日文武百官們是沒有什麽要事待奏的,就算是有,也都先擱在了一邊,誰挑今天這個日子向皇帝奏事,馬上就得成為全民公敵:你丫的還有沒有一點眼力見兒!

在所有人心中,今天朝堂上唯一的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就是燕王朱棣朝見建文皇帝。

鴻臚寺的官員依例首先出班,奏道:“皇上,今有北平燕王奉旨回朝,現在午門外候見。”

文武群臣目不轉睛地看著禦座上那位年輕的皇帝,就見他兩頰倏地繃了一繃,然後冷冰冰地吐出四個字來:“宣他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