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斬一首(第2/2頁)

……

黔中道西臨劍南道,南臨嶺南道,其交通比以上兩道更加困難。

黔中道的蠻州,其治所在巴江縣,朝廷以當地大族宋氏為蠻州刺史和巴江縣令,世襲罔替。每一任的蠻州刺史和巴江縣令由宋氏家族自行選出可意的子弟,向朝廷稟報由朝廷任命之後就是一任地方大員。

由於南方地理形勢特殊,改朝換代很少會給一個世家帶來巨大的變化,所以這些南方大族在當地根深蒂固,逍遙一方,其家族勢力實比帝王江山還要穩固百倍。

那些大帝國不管曾經如何耀煌,有個三百年氣運就算國祚長久了,可這些稱霸一方的地方大族,其氣運一般都是以千年計數的。

在大唐立國以前,巴江宋氏就在事實上統治此地已不知多少年了,其家族歷漢晉南北朝直至隋朝建立,等大唐建國後,設立黔中道,又封巴江宋氏為該地的世襲刺史和世襲縣令,此後宋氏一直統治著這個地方,一直到清朝初年,這個家族耀煌了多少代可想而知。

這一代的蠻州刺史叫宋楚夢,巴江縣令叫宋萬遊,這是一對叔侄。這對叔侄近來很是苦惱,本來他們自治地方,天高皇帝遠的甚是逍遙自在,誰知朝廷忽然派來一位叫劉光業的欽差。

這位劉欽差是禦史台的人,到了蠻州之後,只是出去隨便轉了一圈,就說發配該地的流人意圖謀反,叫宋楚夢派兵協助他去圍剿平叛。

宋楚夢迫於無奈,只好派兵協助劉光業去抓捕流人,在劉光業的命令之下,如今已殺戮流人九百四十余人,幾乎把發配蠻州的流人屠殺殆盡了。

這件事引起了蠻州許多部落首領的不滿,因為這些流人被發配蠻州多年,不少人家已經與當地人通婚聯姻。

南方這些大族鄉土觀念尤其強烈,被他結納為自己人的,就無法容忍被人如此欺淩的。如今這些流人受到朝廷的捕殺,而欽差動用的又是宋氏的族兵,他們就紛紛向宋氏提出抗議,表達自己的強烈不滿。

地方大族之間的利益和政治關系錯綜復雜,由於千百年來的互相聯姻,相互之間的關系就更加難以分個清楚。宋氏叔侄既不敢得罪欽差,又要受到治下各個大族乃至本族內部的強大壓力,他們夾在中間,真是左右為難。

偏偏那劉光業似乎殺上了癮,不把蠻州流人殺得一個不剩他就不肯罷休。宋楚夢已經不止一次給他送上厚禮,只求打發這個瘟神離去,可是劉光業卻置若罔聞,每日帶著土兵,到處以追殺那些逃亡的流人為樂。

今天一大早劉光業就帶著土兵離城而去了,宋氏叔侄不知道這位欽差今天又要去禍害哪個寨子,正聚在一起愁眉苦臉、長籲短嘆,忽然有人急急來報,說是有一支欽差隊伍趕到了蠻州城外,請刺史和縣令前去迎接。

宋楚夢和宋萬遊一聽登時叫苦不叠,一個劉光業還沒走,又來了一路欽差,這些欽差莫非要把蠻州殺個血流成河不成?二人顧不及多想,只得穿戴起來,硬著頭皮趕出城去迎接。

突然趕來的這路欽差人馬是楊帆的副使孫宇軒和胡元禮,領兵的則是馬橋,統率著龍武衛的一旅之師。他們是從長安一路趕來的,路過夜郎的時候,他們還恰好遇到追趕而來的朝廷信使。

楊帆是單槍匹馬行動的,不好查找他的下落,而孫宇軒、馬橋一行人馬人數眾多,一路下來人吃馬喂的全要靠地方官府供給,所以要找到他們很容易,而且信使也不知道楊帆是單獨行的,因此一路循蹤追上了孫宇軒他們。

信使送來一道密旨,馬橋等人以楊帆剛剛出了夜郎城微服私訪為由,要替他接下密旨,那信使出京時就得到囑咐,務必把密旨盡快送達,而且他還身負往別處傳信的差使,不敢耽擱,便把密旨交給了欽差副使。

大唐帝國目前消息最靈通的地方就是各地的館驛,馬橋他們一路下來,已經聽到了太多的消息,諸如劍南道姚州薰氏、孟氏造反,嶺南道潘州馮氏造反,他們知道如此密集而頻繁的造反必定是禦史台那班酷吏巡視地方敲詐勒索大肆株連而造成的。

尤其是劍南道的烏白兩蠻造反,楊帆此刻應該就在那裏,兵荒馬亂之中也不知是否安全,一行人憂心忡忡,奈何早與楊帆有了約定要在蠻州匯合,如果他們直接趕往姚州,彼此信息不通,又恐與楊帆錯身而過。

無奈之下,他們只得日夜兼程,向蠻州進發。不過他們幾百號人全都是騎兵,在關中時還好,一進入蜀地,騎兵便寸步難行了,尤其是一些險要卻可以節省大段路程的山路他們根本走不得,進入黔地之後依舊如此,他們一路輾轉跋涉,病死了十幾匹馬,今日才堪堪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