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2/2頁)

“對!我……我們是為了大周天下,死而無怨!我們死諫,我們要死諫!”

王慶之身邊幾個請願的主要人物連忙出聲應喝,只是他們不知道楊帆和武氏的關系,難免喊得底氣不足,嘴裏喊著視死如歸的口號,身子卻微微向後仰著,恐怕楊帆一翻臉,他們這些寧願死節的義士會跑得比誰都快。

楊帆皺了皺眉,對王慶之道:“王學士,本官奉有聖命,著你等馬上散去,還請學士不要讓本官為難!”

王慶之聽他這麽說,心中更加有數了,他對楊帆拱了拱手,正色說道:“有勞將軍再為王某通稟一聲,就說如果聖上不願召見,臣王慶之與洛陽百余義士,寧願於宮門前赴死,以死相諫!”

“這個……”

楊帆略一猶豫,對王慶之道:“那麽有勞學士再等候片刻。”

王慶之微微一笑,道:“有勞將軍!”

楊帆示意軍士看住這些人,轉身又往宮中走去,邊走邊想:“宮門口鬧的陣仗這麽大,我又刻意拖了一下時間,中書裏的那些相公們應該已經得到消息了吧?”

楊帆回轉武成殿,又向武則天回復一番,還補充道:“臣觀王慶之等人群情激昂,雖刀斧加身並無懼色,所言所行確是發自赤誠,是以不敢貿然動手,唯恐錯殺忠良,是允見還是驅散,尚請陛下明示!”

武則天聽他所言,微微沉吟了片刻,擺手道:“叫那為首的王慶之進宮見駕吧!”

楊帆忙道:“臣遵旨!”

楊帆到了午門高聲宣旨,王慶之喜不自禁,連忙安撫好同夥,整理整理衣裝,隨著楊帆入宮見駕。二人一前一後地走著,王慶之見左右無人,便跨前一步,對楊帆低聲道:“多謝郎將美言!”

楊帆微微一笑,道:“自家人何必說兩家話。不過,這立儲便如新君登基一般,非得三請五請不能成事,學士還須有個心理準備。”

楊帆頓了一頓,又道:“其實,學士剛剛請見時,末將就可以引你見駕的,只是……區區百余人,聲勢實在是太小了一些,末將特意讓你們在宮門外多等一刻,挨些時候,也是為了幫你們擴大聲勢,引起朝野關注!”

王慶之啊了一聲,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郎將用心良苦,倒是本官誤會了。本官也想多找些人來的,只是許多人尚不知陛下心意,難免瞻前顧後,膽怯畏事,所以……”

楊帆閃目向前一瞧,低聲囑咐道:“噤聲!武成殿到了,學士見駕時,說話還需小心!”

王慶之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唯唯兩聲,馬上又退了一步。

原來,王慶之剛剛領人一路喊著口號趕到宮門前時,楊帆就該把他引入宮來,因為王慶之並非白身,他本來就有功名在身,是當朝學士,既然說有政事要見奏天子,楊帆這個負責宮廷戍衛的將軍是沒有理由阻攔的。

可楊帆卻藉口與他同來之人大多是沒有功名的平民百姓,在宮門前聚眾喧嘩有礙觀瞻,把他們看押了起來,自去武成殿面聖,當時王慶之就有些不悅,不明白楊帆同為武氏門人,何以阻撓於他,此時聽了楊帆的理由,一腔怨尤自然不翼而飛了。

中書省裏今日正當值坐班的宰相是李昭德,李昭德已經聽說了有人聚眾午門,請求廢立太子的事情。

宮裏的內侍們並不都是侍候皇帝和妃嬪的,在宮裏辦差的宰相、學士們身邊也有許多內侍服侍,服侍妃嬪的內侍主要活動範圍在內廷,而這些服侍相公們的內侍活動範圍才主要集中於前宮。

這些內侍們出出入入傳遞公函,在宮裏走動十分頻繁,耳目特別的靈通。王慶之等人受阻於宮門,楊帆入宮請示武則天的時候,就有個去宮門處傳遞公函的小黃門把發生在宮門前的一切看在眼裏、聽在耳中。

他馬上一溜煙兒地跑回中書省,鸚鵡學舌一般把午門外發生的事情告訴了李昭德,李昭德一聽不由勃然大怒。

李昭德為人高傲,脾氣暴躁,在當朝眾宰相裏是最為剛直強硬的一個人,而且也是保李派的一個中堅人物,一聽王慶之聚眾鬧事,模仿傅遊藝勸進,在午門外大聲喧嘩,請求廢太子,改立魏王,李昭德頓時怒不可遏。

他扔下正在處理的公務,怒氣沖沖就趕向武成殿,等他走到中書省大門口時,忽然想起這般貿然趕去阻止,以當今皇帝的強硬性格,恐怕會心生氣惱,若是王慶之趁機一番花言巧語說服了皇帝,聖旨一下,木已成舟,他也阻攔不得。

李昭德腦筋一轉,急忙喚過報信兒的那個小太監,問道:“早上那個進京報祥瑞的襄州生員現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