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灑家薛懷義!(第2/2頁)

在路人一片驚愕的目光中,幾個和尚念著道家的度亡經咒,引著出殯隊伍沿著建春大街向建春門方向走去……

……

路邊有些百姓還不知道那大和尚身份,免不了嘖嘖稱奇,探問究竟。有人就道:“那大和尚是誰?怎的這般霸道!看他徒弟眾多,個個都不似好路數,那老道怕吃虧,忍也就忍了,可這出殯的人家可是楊郎中家啊,怎麽也忍氣吞聲了?”

“嘿!你還真是孤陋寡聞呐!你沒聽見那老道稱呼那大和尚為懷義大師?你沒聽那大和尚說他來自白馬寺?你說他是什麽來頭,嘿嘿!”

“啊呀!莫非……那和尚就是薛懷義?”

“噓!人家的名字也是你能叫的?那是何等人物,就連天後的侄兒武承嗣、武三思見了他,都得恭恭敬敬尊一聲薛師,不要說楊郎中已經死了,就算楊郎中還活著,也不敢在這位爺面前指手畫腳啊。”

眾人言語之間,便把這位的白馬寺住持的事跡透露了出來。

原來,這位俗家姓薛,法號懷義的大和尚本名叫馮小寶,原是洛陽街頭一個耍槍棒賣藥的江湖漢,因為體魄強健,容貌英俊,後來因緣際會,成了武則天的面首。

武則天得了馮小寶這樣年輕強壯的男人,心中大為可意,可他一個壯年男子,出入宮闈必然惹人非議,李唐宗室不是好道就是好佛,佛道兩家的高僧真人出入宮闈乃是尋常事,武則天就靈機一動,讓他剃發出家了。

武則天一道旨意,就讓洛陽白馬寺住持把位子讓給了馮小寶。武則天本人是極重視門第的,她武家本就是關隴貴族,因為愛極了馮小寶,又怕他出身卑賤,叫人鄙視,所以又想了個法兒,給他改名薛懷義,讓他七拐八繞地和女兒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紹掛上鉤,成了薛家的人,薛紹也要尊稱他一聲叔父。

這薛懷義給武後效力,可不僅僅是在床榻之上,他還當真是做過幾件大事的。其中一件就是修“明堂”。

“明堂”是儒家經典所記載的天子布正之所,修建明堂對武則天來說,不僅僅是一座建築那麽簡單,其中有著深刻的政治意義,而這件龐大的工程,就是由薛懷義設計、監造的。當然,具體的設計自然有專門的匠人,可是薛懷義雖不學無術,腹中卻有許多奇思妙想。

這座“明堂”被他建造的恢宏壯麗、氣勢不凡,足足有三十層樓高,成為中原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一組宮殿建築。這麽龐大的建築,薛懷義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建成了,這還不算,他還在明堂後面,建了一座更高的“天堂”。

這“天堂”有多大、多高呢?“天堂”共五層,建到第三層時,就已淩駕於“明堂”之上,“天堂”中有一尊大佛,是依照武則天的容貌建造的,這尊大佛一個小手指上就能站好幾十個人。

許多讀者或許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這部電影中已經見識過這尊大佛的神采。而這尊大佛,就放在“天堂”之中,“天堂”到底有多大,可想而知。

近來,薛懷義更是威風,因為年初的時候,武則天任命他為新平道行軍大總管討伐突厥。薛懷義只是個賣藥的,他手下那些將領可不是吃素的,突厥人聽說唐軍來勢洶洶,便避而不戰。

薛懷義是真想跟突厥人打一場,結果在草原上晃悠了幾個月,也沒找著敵人的蹤影,只好“凱旋”而歸。武則天因為這樁功勞,又給他加封了一個二品的輔國大將軍,他的氣焰便更加囂張。

只是或許是因為武後近來國務繁忙,很長時間沒有召他進宮侍寢了,馮小寶別的事都敢做,唯獨不敢給武則天“戴綠帽子”,他一個精壯男人,無所事事,還能做什麽?只好把自己舊日相熟的一班潑皮都召到白馬寺削發為僧,每日裏酒肉不斷。

他自己做了和尚,就看不得別人長頭發,平常人他也沒辦法,總不能把洛陽百萬民眾都剃成禿子吧,所以就拿道人出氣。

當然,薛懷義此舉也另有深意,他看似粗魯,其實也是個極聰明的人,知道道家與李唐宗室密切相關,是保李唐的,而武後想革李唐之命,因此需要揚佛抑道,他這麽做,也是用他的法子給武則天造勢。

因此上,自打他回了洛陽,每日裏鮮衣怒馬,馳騁街頭,只要看見道士,一定抓來剃度做和尚,這個消息已經漸漸傳開,那弘首觀觀主一濁道人業已有所耳聞,所以方才一看見他,就下意識地想躲起來,想不到還是遭了他的毒手。

楊帆和馬橋隨著看熱鬧的人群往坊裏走,一路聽著他們七嘴八舌地說起有關薛懷義的奇聞異事,楊帆可從沒想過自己以後能跟這個大和尚有所交集,所以也沒往心裏去。他現在一心想要查的,只有那個苗神客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