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運籌(第5/6頁)

魏彬一聽這才恍然大悟:“難怪威國公一聽說伯顏猛可奇襲青海湖,立即從山東急返京師,朝中百官多是江南才子,見殘匪流竄到江南去自己的家鄉作亂,威國公卻沒有乘勝追擊,有人還很是氣憤地攻訐他養匪倨功,他也置之不理,原來還有這般說道。”

“如果我把這番見解告訴皇上,皇上必定誇獎我有些見識。”魏彬想到這裏,連忙起身道:“啊呀,國公爺、李大人,您二位先聊著,咱家想起跑馬場那兒還得多植幾叢灌木,四周的柵欄也得密些,要放養些鹿兒呀、野雞呀啥的呢,得去吩咐一聲。”

※※※

望著魏彬匆匆離去的身影,楊淩發了好一陣的愣怔,這才嘆息一聲,苦笑道:“這……是建庵堂麽?建跑馬場,還養動物,不可想象,尼姑騎馬……”

李東陽也不明白其中緣由,他皺了皺眉道:“尼姑騎馬倒不稀奇,只是又不是趕路,在皇庵裏建座院子沒事兒蹓馬,想想是挺古怪的。不過……皇家氣派大嘛,再說皇上自覺對不起永福公主,可能是為了補償。又說不定這還是皇上趁機給自己修園子,反正是京師富紳的樂捐,沒用國庫的錢,還給一大批難民流民找了活幹,省了他們惹是生非……只是一想到摞下木魚出庵堂,穿著緇衣去蹓馬,真是讓人發噱……嗨,老夫核計這個幹嗎呀!國公啊,老夫是覺得青海戰事打不得呀,青海之重要我們都看得到,可是想必你也知道,出兵青海,所費錢糧十倍於剿白衣軍,朝廷……現在出不起兵了!”

“我知道,這次匆匆回京途中,我也想過這個問題,”楊淩也皺起眉來:“不過戰爭局勢不一定要用戰爭手段解決,現在還是要盡快解決白衣軍內亂,至於青海……我想用其他方法把伯顏猛可趕過去。”

楊淩喝了口茶道:“青海名義上歸屬大明,實際使用者包括許多遊牧部族,伯顏猛可占據青海湖,以他蒙古大汗的身份,必定引起哈密、別失八裏、撒馬爾罕、火土魯、於闐、失剌思、安都淮等西域國家的忌憚。此外還包括許多遊牧青海,不在韃靼或瓦剌統治下的蒙古部落,他們是最擔心被伯顏猛可吞並的。同時伯顏猛可率兵奇襲,他的本部還在韃靼大草原上,他率輕騎奇襲青海後,留做疑兵的大隊人馬就返回了大草原。這部分軍隊中了趁機出兵討伐的花當埋伏,一萬鐵騎或死或降,聽說他最寵愛的皇後在此之前也落到了花當手裏,這份恥辱是高傲的伯顏猛可難以承受的,同時他也不會甘心放棄北方的大片草原,盡管最明智的辦法是留在青海,積蓄力量徐圖再起,但他一定有攜部族返回草原一戰的意思。這樣的話,我們再給他加點砝碼,逼著他離開,說不定就能兵不血刃,暫時解決青海問題,讓我們騰出手來,集中精力先解決了白衣盜。”

李東陽目光一閃,捋須道:“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上策。只是不知威國公有何計較?”

楊淩說道:“下午我要去見見皇上,說服皇上,讓皇上和他研習佛法時請進京來的那些密宗法王、活佛,回教裏德高望重的大阿匐們溝通一下,把這些法王、活佛、阿匐請回青海,那裏的遊牧部族崇信宗教,他們的影響力不在部族首領之下。”

楊淩又道:“這是政的方面。經的方面,西域方面的互市貿易一直十分興旺,北方開市後西邊更是全面放開,中原的絲綢、瓷器、鐵器、糧食、茶磚、油鹽、美酒、還有金玉漆器等等大量通過青海流入西域,布匹、食鹽、茶磚等日用品價格隨之大幅下降,西域百姓獲益匪淺。

他們的牛馬羊駝等牲畜也得以大量售往大明,皮毛、畜肉,畜毛、織繡氈毯等貨物也全依賴銷往大明,不但他們的王公貴族獲利豐厚,平民百姓也富裕多了。

我會建議皇上,借口伯顏猛可占據青海,為商民安危計,下旨四川等地對西域的互市交易無限期停止,直至伯顏這個危險人物離開才予以解除。西域的食鹽、米糧、茶磚等必需品必定馬上價格猛漲。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過慣了好日子,再讓他們吃肉不放鹽巴,桌上沒有奶茶、沒有米糧食用,他們的部族必定群起反對,那些王公貴族消耗得起,可他們平素金銀成山,現在斷了財路,對那罪魁禍首會怎樣看?

地位崇高的宗教領袖們反對、部族首領王公貴族們反對、平民百姓遊牧的騎士們反對,我們再派出密探在青海、西域到處散播消息,說大明即將發兵、瓦剌要南下與伯顏決戰,原本就極度不滿的西域諸部害怕引火燒身,勢必要有所行動。

如果西域諸國、諸部對伯顏這個外來者全都抱以敵意,那麽任是伯顏如何驍勇,也不可能北敵瓦剌,東抗大明,西、南還要面對哈密、火土魯、於闐等諸國軍隊,逃回北方草原,從花當手中奪回失去的一切、奪回失去的尊嚴,就成了他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