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備戰、出征

“德州城現屯兵馬、民壯、丁勇共計六萬人,其中德州城內駐軍三萬,距城十裏官道旁的十二連城駐兵一萬,更遠一些,四十裏外的桑園口,是安陵廢縣的故城,那裏現在也駐紮一萬兵馬,此外大水驛、店官驛等儲粟的河倉也駐紮有兵丁,共計一萬人。不過為安全計,我們已經將過半糧草搬來德州城。”

羅光權介紹道:“這六萬人,分屬德州衛、德州左衛、天津、保定、地方團練,還有部分來自齊河、臨邑、惠民等縣官兵,名義上統由末將統領,事實上由於各有統屬,彼此不熟,所以調度起來非常困難。”

德州衛指揮使羅光權猶豫了一下,本想把一些軍隊軍紀敗壞、人心煥散,不聽號令畏戰怯兵甚至偷摸拐騙滋亂鄉裏的事一並稟告,不過這些兵的將官也都在場,這話說出來就要與人結下嫌隙,所以略一猶豫,只強調了由於各有統屬調度困難的事。

楊淩坐在上位,已換了身白綢梅花飾紋的儒衫,頭戴平定四方巾,翩翩儒雅、豐神如玉,毫無一絲統兵將帥的威嚴,在座的還有文官,除了本地府治的官史,還有濟南、泰安等地派來聽候剿匪指示的特使,有這些文官陪襯,楊淩更顯得鶴立雞群一般,十分的出眾了。

楊淩笑吟吟地聽罷,只是點了點頭不做可否。事實上有關德州情形,他還未到,手下便已稟告回去,所以對這裏的情形了解實比羅光權介紹的還要多。

他向正襟危坐的諸位將領看了看,問道:“聽說喬四海喬參將也在守德州,怎麽沒見他?”

羅光權這才想到江南平倭時喬四海增兵浙江,曾在楊淩手下打過仗,忙恭聲答道:“回國公爺,十二連城原有駐軍不過三千余人,為安全計,末將派喬參將增援十二連城,國公要見他,末將馬上把他找來。”

楊淩忙擺手道:“不必了,大敵當前,軍中主帥豈可擅離。咱們先議議公事吧。德州濠深墻厚、兵強馬壯,諸位英勇善戰,曾遭楊虎三次攻擊而屹立不動,本國公在京裏也是聽說過的。”

羅光權與眾將一聽,盡皆臉上榮光。其實楊虎三次攻城,為的只是糧草,那是他還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根本無意打下這座連接南北,貫穿西東的重鎮,所以攻而不下,便轉向他處劫掠,戰事並不算十分激烈。

而這一次不同,依楊淩的了解,楊虎此人志大才疏,在綠林中雖有威名,而且武功了得,不過行軍打仗謀略用計實非所長,這一次白衣軍一反常態,不再漫無目的的四處流竄,擺出對德州、濟南勢在必得之勢,而且霸州響馬盜與之遙相呼應,裏外夾攻,顯然雙方已經取得了聯系,並就重要的軍事行動取得了一致意見。

從流竄,改為試圖霸占山東、山西,以此為根據地,再圖河南,將京畿所在的河北變成一片孤地,這樣的宏圖大略楊虎想不出來,那群響馬盜也沒有這種見識,估計十有八九是出於趙瘋子的主意,不過現在白衣軍勢力在響馬盜之上,卻能從善如流,看來楊虎手下也有能人,不但贊同趙瘋子的軍事部署,而且影響了楊虎。

一方面,這是反賊手下智謀之士策劃的戰略,另一方面,這也是一支隊伍日漸壯大後的客觀需要,他們需要建立一個據點、一個根據地了。就算沒有人謀劃,楊虎現在想不到,隨著他的軍隊日漸壯大,這個問題他早晚也會意識到。

楊淩知道,這兩支反賊已成朝廷心腹之患,然而大明目前無論是從財力還是軍事上,針對白衣軍的行軍特點,都不可能從帝國調集大量軍隊剿敵於山東一隅了。

朝廷的戰略也是因時因地隨時改變,白衣盜力弱時,楊淩和內閣的意見一致,都是堵死白衣盜的出路,畢全功於一役,拼著山東遭受重創,也要把他們全部消滅在山東境內。

然而,隨著白衣軍的力量日漸強大,狼已經變成虎,而朝廷既無法、也不能更沒有時間把全國的精銳之師、全國的財力都集結起來用之於山東,甚至隨著朝廷統治在山東的徹底癱瘓,這裏有成為猛虎嘯聚的山林之勢,那就只有逼虎出山,不給他們營造根據地的可能。

流匪禍害再大終是流匪,是無法動搖國家統治的,而擁有自己的根據地,那麽隨之而來,他們就會建立統治、建立政治制度和律法,建立後勤,並且把完全的破壞改造為有目的的建設,那才是最可怕的。

朝廷已經制定分地負責堅壁清野,各府各道各司其職的剿匪戰略,驅虎出山,雖然白衣軍馳騁中原,禍及的地方更多,但是首先把他們趕離了京師重地,不使京師所在、天子之府時時陷於危急之中;二則免致京師周圍的山東、河南、河北、山西四省被他們禍害的徹底糜爛,幾十年時間生產力也得不到恢復,那樣兵災還會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