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跪,天賦我權(第5/5頁)

這些官員一則是受不了皇上的這番譏諷,二則仁孝禮義在他們的觀念中確實根深蒂固,太皇太後逝去,就因為地上有積水就不跪了?就是下刀子也得挺著啊,皇上明明錯了,卻如此堅持己見,身為言官,豈能不竭盡忠誠,進諫忠言?

殿中眾位大人已聽到皇上和群臣的爭執,也顧不得跪拜靈前了,急急地沖了出來。一位官員見到王華,急忙高聲道:“王大人,王尚書,您是禮部尚書,您說,皇上此舉是否不合禮制?”

王華有些尷尬,咳了一聲才道:“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皇上,群臣……群臣實沒有錯,皇上一番體恤臣子之心也沒有錯,只是未得其法罷了,此事……”

一個官員高聲道:“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皇上今日謬行謬論,理應下詔自責,反省已身……”

鄭禦使聲嘶力竭地喊道:“國母殯天,臣子盡孝!跪,是禮,賦予臣之權;是天,賦予臣之權;皇上也不能剝奪,皇上,您不能侮人自辱啊,皇上……”

正德瞪著他那張喋喋不休的嘴,強抑住一腳踹上去的沖動,臉色鐵青地道:“不必說了,不可理喻的東西!”說罷拂袖而去。

至此,更多的官員開始加入對皇帝的指責,朝廷是個名利場,一件事情,不同的利益群體、政治群體,總可以從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理由,使其為己所用。

一部分官員想借此表白自己的忠孝賢德,還有些官員則是趁機發泄一下心頭的怒氣。他們懾於劉瑾的酷法嚴刑,為了功名利祿,不得不屈服、附從於他,可是心頭總有一股怒氣難平。常言道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攻擊劉瑾是要冒著丟官殺頭的危險的,而痛罵皇帝卻沒什麽事,不但可以出一口惡氣,還可以因此博得賢名,名垂青史,何樂而不為?

無私的官員還是有的,那些迫於劉瑾勢大迫偃伏許久的清流們,突然敏銳地發現這件事也許是個很好的突破口,皇上失理在先,理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那就立於不敗之地,可以盡情發揮了。

那些遣責皇帝的人可以利用皇上譏諷痛哭表忠心的一句話,牽扯出宋孝武一朝君臣昏匱、內宮穢亂的事來,打壓的皇上無話可說,那麽能不能借著逼皇上下罪己詔反省的機會,重重打擊一下劉瑾的氣焰呢?

能利用一切不可能、不相幹的現象,制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和機會,來達成他們的政治目的,本就是這些言官所長,一念至此,他們立即呼啦一下,把楊廷和、王華二人圍在當中,開始慷慨激昂地鼓動起來。

劉瑾是司禮太監,要在長壽宮主持大禮,眼見正德憤怒離去,他有心跟去寬慰,趁機討討皇帝的歡心,可是職司所在,宮嬪後妃們還在殿裏,他怎能離開,猶豫的當口兒,正德皇帝已大步流星地去了。

劉瑾沒好氣地轉回身來,眼見王華和楊廷和被官員們圍在中央,為了議喪之禮唇槍舌劍,剛剛覺的幸災樂禍,忽地心中一動,略略思忖片刻,他的雙眼好似發現了獵物意欲馬上攫取的猛獸,登時放出光來:“王華,禮部,咱家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急忙用眼色示意劉宇、張彩走近,低低囑咐幾句,兩人立刻混入人群,開始通知劉派黨羽,於是更多的人開始加入聲討議論,一場議禮運動就在長壽宮前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看到這番激烈場面,劉瑾嘴角閃過一絲得意的笑容,然後便習慣性地去找楊淩,盡管這個人已不再能成為他有威脅性的對手,但是劉瑾還是下意識地擔心被他識破自己的用心,如果此人出面制止,以他的威望和地位,再加上那能言善辯的口舌和詭譎狡詐的手段,說不定這將欲掀起的風浪就要平息下去了。

目光逡巡半圈兒,他就發現了楊淩的身影,楊淩站在殿門另一邊,成國公站在他前邊,腆著大肚子,面對下邊那些一身汙水全然不顧,爭得面紅耳赤的群臣,好像又患了老年癡呆,嘴巴半張半哈,一點表情沒有。

楊淩站在成國公側後邊,同樣挺胸腆肚,雙手還抄在袖子裏看得津津有味,一點出面制止的意思都沒有。

一見楊淩置身事外,劉瑾頓時放下心來,雙手往袖子裏一抄,看著下邊鬧鬧哄哄的場面,劉瑾笑了,笑的很愉快。

楊淩眼珠微微一錯,瞥見劉瑾一臉笑容,他也不禁笑了,同樣笑的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