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君也高才(第6/7頁)

他舔了舔嘴唇,一字字道:“一是行酷法,擅退避戰者,殺無赦!”

楊淩點頭道:“應該!”

鄢高才又道:“這第二麽……士兵攻打都掌蠻所獲財物,一概歸個人所有,無需上繳。”

“嗯……?”楊淩看了鄢高才一眼:“讀書人好像都知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道理,記得後世的名將周培公好像就是用這一招,在短短幾天之內,把一幫懶懶散散的豪奴家丁變成了戰無不勝的敢死隊。”

非常之時,用非常之法,到了拿破侖時代,士兵文化程度相當高了,英軍法軍還不是照樣一路打仗一路搶劫,能指望現在的兵有什麽覺悟?

楊淩嘆了口氣,慢慢點了點頭,說道:“這個……也使得。”

“這最後一策……卻不是為了此戰,而是為了此戰之後息戰了。”鄢高才已以楊淩的幕僚自居,所以毫不保留地道。

做幕僚,就要盡展所長,拿出你能想出的一切辦法,至於主將用不用,就不在你的考慮範圍之內了。如果身為幕僚的人出謀劃策時還要瞻前顧後,去權衡考慮我這一策會在上官心中給我留下一個仁厚的印象,我那一策會讓上官覺得我陰險狡詐,那他是很難一展所長的。能做主將的也絕沒有一個笨蛋,你不能思他所不能,想他所不能想,他又怎麽可能重用你?

鄢高才微笑道:“下官聽說,大人巡視西北時,皇上賜予大人特權,可以隨時調動三衛以內的官兵,還有權征調狼兵?”

楊淩心中一跳:“難道我軍中隱藏了宋小愛的兩千多名狼兵,這都被他看出來了?豈有此理,高才也不能高到這種境界吧?這不成了諸葛武侯在世麽?”

楊淩愕然答道:“正是,如何?”

“那就成了,”鄢高才欣欣然地道:“請大人立刻下令,征調周邊羌、彝、苗、藏、回、土家六族狼兵,倒也不用太多,每族出個二三百人就行。”

楊淩遲疑道:“這麽短的時間內多了他們怕也抽不出來,不過少了……這麽點人怕又派不上什麽用場,況且這些部族土司有的忠於朝廷,有的還在三心二意,心存觀望,巴望著從中漁利,讓他派人,怕也不會派出族中勇士。”

鄢高才笑道:“是不是勇士都不重要,哪怕只是一群婦人、孩子都沒關系,只要他派人協助平叛,那就夠了。”

“啊!”楊淩一點就醒,心中不由豁然開朗:“蜀地六大主要部族全部囊括在內,重要的不是他們在此戰中起多大作用,哪怕他是象征性的出兵,對他們自己、對其他數十個小部族、對都掌蠻,都有各自不同的意義。這一計已經不僅僅著眼於敘州這一戰,而是對於整個蜀地的長治久安、對於心存獨立野心的土司們都將大起牽制作用。這個鄢高才,倒有點像三國裏的惡棍謀士賈文和,好一個一石三鳥之計!”

楊淩連連道:“好主意,本官立即傳下金批令箭,令各部七日之內,派遣狼兵助戰。你的各條計謀都非常好,唯有第二條,有待商榷。”

楊淩道:“斷敵後援和耳目,也不可使用這酷厲的手段。而且這樣做,既讓山中的叛兵更加仇視朝廷,也不利於平叛招撫後的敘州局面。本官倒有一計,既可達到你說的目的,又可避免這兩個後患,還可安置到處流浪無家可歸的難民,同時起到雜居歸化的效果。你看可好?”

鄢高才驚訝地道:“大人請講,下官洗耳恭聽。”

楊淩道:“蠻人村寨、老幼、個人財產,朝廷一概不得侵犯。同時,本官趁這幾天功夫,令官兵協助,遷散難民,入住以上各處都掌蠻的村寨,幫助他們蓋房墾荒,這裏荒野甚多,每家辟出一兩畝土地輕而易舉,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安心住下。同時官府出面,在各村各寨設立保甲裏正和鄉兵,維持地方治安,一則避免雜居百姓尋釁報復,二則可以就近監視,阻止心懷不軌者上山送信送糧。這只是目前的權宜之計,平叛之後,本官還想因地制宜,在都掌蠻和其他各族居者老人中任命長老,教化安撫地方,同時朝廷設置流動衙門,各雜居村寨再有尋釁滋事、殺人擄財等等案件時,由衙門派人到村中當眾審理,請保甲裏正、寨中長老旁聽,務必做到公正廉明、不偏不倚。如此下來,相信只需一年半載,地方治安便可大為好轉。當然,這些只是初步想法,還沒有想的完全,呵呵,現在也只是透露給你聽。”

鄢高才目泛異彩,連聲道:“這法子的確比下官的高明多多,下官欽佩之至!大人真是……高才。”

楊淩呵呵一笑未語。這種保甲制度,村中動員,公開審判,震懾不法的招術後世用的多了,效果~~~的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