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凈土不靜(第2/7頁)

但是楊淩是什麽人?他雖說沒打著欽差旗號來探望蜀王,可他是實實在在的欽差大臣。太子侍讀,有從龍擁戴之功;天子近臣,在大同與皇帝共禦強敵;京師外四家軍統兵副元帥,而那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主帥,就是正德皇帝本人。

放眼當今天下,除了內廷首相劉瑾,哪個朝中大臣見了他不矮上三分?這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雖說地位頂破天去也比不上蜀王,可人家和皇帝的遠近,可比你這一百多年沒和皇帝直接打過交道的叔叔近多了。

安文濤本來連準備上奏和向市井間宣傳的腹稿都打好了:今天陽光明媚,萬裏無雲。蜀王朱賓翰殿下在青羊宮親切會見了欽差大臣、威武侯、柱國龍虎上將軍楊淩大人。

會見在祥和、熱烈、友好的氣氛中進行,本著相互理解、求同存異的目的,賓主雙方就軍事形勢、農業發展等問題進行了交流。當晚,朱賓翰殿下在鬥姥宮設晚宴招待欽差一行,宴會洋溢著……

本來兩個人互相吹捧,拿肉麻當有趣,這不是聊得挺好麽,蜀王這是怎麽了?眾官員面面相覷,不敢多語。李森眼底精明的眼神一閃,隨即又恢復了莽撞粗愣的表情,傻乎乎地坐在那兒。

布政使安文濤慌了神,急忙去看朱讓槿,朱讓槿也是一臉的茫然:父王不是怕楊淩在四川惹是生非麽?今天的會面原本就是一場禮節性的拜訪,給足面子把他打發走不就完了麽,父王這是演的那一出?

其實蜀王倒真沒有為難楊淩的意思,楊淩大力促進農耕,這是心底裏一直秉承著民以食為天,農耕為天下之本觀念的蜀王深為欣賞的,同時對於楊淩張揚大明威風、武力降服四夷的戰績,也讓他甚為贊佩。

不過由於楊淩的原因,使劉健、謝遷等蜀王極為推崇的耿忠老臣一一被逐出朝廷,令朱賓翰對楊淩的好印象大打折扣,再加上楊淩倡導的一些政策,蜀王也覺的過於激進,才認為此人雖有才學卻輕浮孟浪、好大喜功,古來這樣的才子並不少,卻大多如慧星一閃,最終被淘汰出政治舞台。

今日見楊淩謙恭有禮,蜀王對他的印象有所改觀,一時生了愛才之意。所謂愛之深恨之切,他才改變初衷,想對楊淩提點一番。

楊淩也有些意外,這是蜀王在指責自己政策有誤了。蜀王素有賢名,看他治蜀也確實有所作為,莫非自己在政見上確有失誤?楊淩忙欠身道:“請王爺賜教,您指的是……?”

蜀王接過朱讓槿遞來的茶,呷了一口又遞回去,輕輕擺了擺手,說道:“比如說,你倡議在北方開放茶馬互市,以此緩和與朵顏三衛和女真人的矛盾,挾制韃靼諸部,一石二鳥,孤王很是欣賞。但是開海解禁,交通萬國,孤王覺的就不甚妥當了。本王聽說你還建議改變洪武朝訂下的衛所屯田制,改為募兵制,這……這簡直就是嘩眾取寵,純屬兒戲。”

殿中一時鴉雀無聲,眾人都靜靜看著楊淩的反應。這位年輕的正德朝第一權臣,以雷霆手段整垮內廷和東廠,軟硬兼施逼走劉健、謝遷,這樣亦剛亦柔的人物,面對蜀王的指責,是拂然大怒還是暫時隱忍?

想不到楊淩居然笑了,一種很無奈的笑意。他輕輕嘆了口氣,無奈地問道:“那麽王爺對於大明軍隊戰力低下、財政日益窘迫有何看法呢?”

※※※

青羊宮後苑林中,一道矯健的身影翩然閃入,利用矮樹花叢的掩護,悄然向蜀王的住處掩進。蜀王治下的成都城內一向平安,負責警衛的王府侍衛天長日久難免松懈下來,今日欽差到訪,守衛加了一倍,這一來警戒心反而更差了。

那人影倒也不必打聽蜀王住處,那座大殿周圍警蹕最多,前前後後都是持槍佩劍的侍衛,顯然蜀王就是住在這座道觀中了。青羊宮中的侍衛身手普通,很難發現那人閃躲迂回悄然逼近,可是大殿周圍沒有可供遮掩的樹木,那人便不能靠近了。

這人以青巾蒙面,只露出一雙精光四射的眼睛,謹慎地四下打量。這人正是彌勒教二少主李大義,他今日潛入只是想觀察一下,看看是否有機可乘,同時也對楊淩多些了解,以便做到心中有數。

這麽多的官兵,就算沒有那日在竹林中遇到的一流高手,任憑個人武藝再高,他也是闖不進去的,所以一看這架勢,李大義便打消了行刺的念頭,他將身形縮到最小,遁入一叢綻放著白色小花的灌木叢,只要蹲在裏邊一動不動,就算侍衛從花叢旁經過,也很難發現繁茂枝葉掩映下的人影。

殿中,說的亢奮的蜀王,蒼白的頰上浮起一層病態的紅潮,他長長籲了口氣,才道:“所以,孤王以為,我天朝上國地大物博,只要重農抑商,大可自給自足,何需與蠻夷交往?蠻夷不尋正途,不守王道,專好奇技淫巧。江南輕浮奢糜之風本來就盛,這一來必然變本加厲,民風思邪,動亂則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