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奸黨風波(第5/6頁)

他站起身來道:“聽說北宋徽宗年間,朝中打擊結盟的奸黨,就立了奸黨碑,結果將奸黨一網打盡,再也無人敢予胡亂指斥朝政,怎麽……怎麽……?”

徽宗年間?大宋這一朝奸黨最是眾多,楊淩通過戲說倒真記的那一朝的許多事,也知道立奸黨碑的事,他嘆道:“劉公公,這是你那位秀才公出的主意吧?陷主於不義呐,劉公公你想想,那一朝當權的都是什麽人?是蔡京、童貫誤國六賊啊!”

他環顧四周,冷笑一聲道:“妙呀,妙極了,劉、馬、張、谷、苗,五位公公加上我楊淩,這奸黨榜一貼,大明朝誤國六賊馬上新鮮出籠了。”

劉瑾等人聽的想笑又忍住,一時也顧不上探問何以這奸黨榜一貼會有這許多害處了,心裏只是覺的楊淩的學問那是遠超過他們的,他這麽說必有他的道理。至於誤國奸賊,誰想做呀,他們還覺得自己是大忠臣呢。

劉瑾訥訥地道:“咱家施以新政,百官一概予以反對,這幫書蟲根本就是看不起咱們內廷,只要是咱們提的、說的,他們就是閉著眼一通反對,連個理由都懶得和你講,那副不屑的面孔,真要把人活活氣死。咱家本想打打百官的氣焰,倒也沒想到他們如此堅決,竟在雪中跪了一宿,幸好皇上今早取消了早朝,要不咱家真要著了忙了,可是……楊大人將皇榜取了回來,這要是收回來,咱們幾個的顏面何存?皇上那兒怎麽交待?”

谷大用幾人剛剛上位,最關心的就是這個,聞言不禁連連點頭。楊淩道:“就算沒有此事,難道外臣們就看得起咱們了?再說……韃靼重兵壓境,如今邊關告急,需要內外臣工齊心合力以抗外侮,這個理由夠不夠?諸位就用這個理由進諫給皇上,請皇上收回聖旨,皇上必然贊許幾位公公識大體,重朝廷,忠君愛民呀。”

這個理由倒能接受,又能討好皇上,劉瑾等人自然點頭,同時也有些吃驚,苗逵已忍不住問道:“楊大人,韃子又來襲邊了?”

楊淩臉色有些凝重地點頭道:“嗯,今次韃靼的伯延汗和火篩率七萬鐵騎襲我大同宣府一線,現在已有多座城池失陷,必須要馬上稟明皇上,立即召集朝中大員商議起兵禦敵之策。皇上呢?怎麽只見你們在這裏?”

馬永成小聲幹笑道:“寧王進貢了皇上一個馬戲班子,裏邊有兩位姑娘俏麗異常,又懂得雜耍和戲法,皇上甚是喜歡,昨兒召了她們侍寢,想是身子乏了,一早傳出口諭來,今兒休了早朝,咱家也不敢進去打擾……”

皇上在後宮召嬪妃侍寢必須要皇後用過金印敬事房才可以進禦,而且有時間限制,到了時辰得把妃子送回宮去,不能和皇上同床共枕、夜話長眠。

小正德的性子哪受得了這約束,後宮賭氣不去了,想不到卻自己找起了女人,只是……寧王?寧王!

楊淩心裏一驚,拔腿就要沖進皇帝的寢宮,身形略動了動,他才回過神兒來,寧王會造反,如今只有他知道,說出來也不會有人相信。不過這兩個女人既是寧王公然送來的,禁內已記錄造冊,就決不會是用來刺殺皇帝的。

如果她們只是尋常的戲子,那就是寧王用來取悅或者迷惑正德的工具,如果她們是寧王的心腹,那就是派在皇帝身邊的耳目,自己這般性急做什麽?

他自嘲地一笑,看看有些詫異的幾位公公,說道:“如今事兒不宜鬧大,邊境正生著禍亂,如果內廷再張榜公布處罰朝臣,勢必引得天下攻籲。這樣吧,張公公、谷公公速去解了城禁,撤回番子,馬公公,請著人速速促請皇上起身,咱們先請旨撤回奸黨令以安撫百官,然後請皇上調兵遣將北伐韃靼才是。”

苗逵雖是個太監,卻一直想領兵打仗,建立功勛,一聽這話摩拳擦掌道:“好,咱家與大人一起去見皇上,韃子太猖狂了,一定要派出重兵,狠狠地打他一家夥!”

※※※

那兩個戲班的少女姿容俏麗、身輕體軟,又知情識趣,懂得風月之事。加上自幼練習雜技的緣故,周身肌肉靈活有力,較之平常富貴人家小姐,那番妖嬈、火辣的風騷味道,大膽挑情的閨中媚態,可讓喜歡狂放、不願拘束的正德皇帝大喜若狂。

這一夜風流,兩個民間女子可把後宮三位幼讀詩書,在繡榻上也斯斯文文的嬪妃比了下去,喜得正德愛不釋手,終宵繾綣,欲仙欲死,直到天色放曙方始入夢,竟至清晨困倦不起。

馬永成派了小黃門硬著頭皮進內呼喚時,正德和兩個少女剛剛起身,正德正笑吟吟地看著兩個美人兒對鏡梳妝,攬著她們的纖腰,偷一口香,掏一把酥胸,嘻嘻哈哈正得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