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見成果

地面一片銀白,楊淩興沖沖地從內廠回來,將馬鞭丟給家人,搓著手走到廊下笑問道:“今兒沒人來過吧?”

高管家替他解下黑色金邊的內絨大氅,回道:“昨夜下了大雪,可能幾位大人覺著路途不便,今兒一天都挺消停的。”

大氅除去,裏邊露出一身黃色蟒袍,這身袍子與龍袍酷似,但袍上是四爪金龍,比龍袍少了一爪。蟒袍、飛魚袍、鬥牛袍均不在朝廷品官服制之內,屬於皇上特賞的賜服。

如今劉瑾、谷大用也已賜穿蟒袍,不過谷大用的蟒袍是斜向單蟒,楊淩和劉瑾賜穿的蟒袍是正向坐蟒,袍上共有四蟒,尤分尊貴。

於永從南方回來了,以經營米糧的徽商和茶馬為主的陜商在重利誘惑之下均答應同內廠合作,至於浙商更不在話下,這些巨富豪紳背後都有極大的勢力。

有他們的加盟,再加上各地鎮守太監的配合,內廠一舉蓋過苦心經營多年的東廠和錦衣衛,迅速在南方站穩了腳跟,並且擁有了極大的能量。

楊淩沒想到一向不被人看好的於永竟有這般大本事,喜得合不攏嘴來,當下便邀請幾位得力心腹小年時攜家眷來家中一同飲酒開堂會,上官如此款待,那是彼此形同一體的恩遇,吳傑、黃奇胤、於永等人自然樂得滿口答應。

如今祝枝山已喜滋滋地往桃源上任去了,他將家中幾名會種這些南洋物種的家人全部帶進京來,令楊淩驚喜的是除了玉米還有辣椒、落花生和馬鈴薯,以及一種觀賞性植物的種子,根據那農人對那作物的描述,楊淩知道了那種花叫蕃茄。

這哪是從南洋落難回來的農夫呀,簡直就是取回了大乘真經的唐三藏,楊淩喜得眉開眼笑,這麽富有營養又易生長的水果,記得傳到西方許多年都被人認為是有毒的,如今卻要先在大明開花結果,造福天下了。

從祝枝山口中得知,唐伯虎幾人聽說了他的事都十分艷羨,也表達出了想入仕為官、報效朝廷的心願,不過這事他卻不急在一時。

日本人是極仰慕中國文化的,楊淩瞧著這幾位畫春宮的先生實在不想做縣太爺的材料,準備將來海禁一開,來個文化外交,有這幾位風流名士,想必可以讓喜歡附庸風雅的日本上流社會為之傾倒不已了。

最叫他興奮的是,火者亞三和內廠的工匠終於研制出了新式火槍,這種槍射程達四十丈,比原來的火銃遠了一倍,射速快了六倍,其威脅力比起以前實不可同日而語。

楊淩見了那槍,裝填彈藥還是有些困難,而且他記得現代槍枝好像在槍管內有膛線,子彈出膛會產生旋轉,離心力會使子彈打出更遠的距離。

楊淩試著把這原理對這些軍械專家講了,又畫出了現代子彈的基本結構,這些剛剛得了重賞的工匠立即忘我地投入了新的研究當中。楊淩知道那時對於發明者的待遇簡直低得可憐,所以給予幾名工匠師傅豐厚的賞賜,叫內廠許多掌班、档頭都眼紅不已。

他本想請火者亞三再幫著改良一下火炮,火炮無論古今在戰場上的作用都非同小可,殺傷力驚人,不過研究這種大型火器他手上的材料可就不夠用了,而且也犯了朝廷忌諱,看來只有待新式火槍有了近一步成效,稟明皇上與軍器局合作了。

楊淩跺了跺腳上積雪走入大廳,心想:“今兒谷大用、張永、苗逵幾人都沒來府上,焦芳那兒也沒什麽動靜,看來朝中沒什麽大事,我去看看種苗育秧怎麽樣了吧,那可是我的心尖寶貝兒呀。”

他扭頭看了看斜對面百余丈外高高的塔尖,那是新建的大教堂,已經初具的模樣,由於天氣轉冷又下了雪,現在已停了工,塔尖上覆蓋著皚皚白雪,頗具異國情調兒。

楊淩微微一笑,緩緩步入後庭,園中銀裝素裹,粉琢玉砌,假山石廊秀逸不凡。遠遠有一陣清悠的琴音入耳,讓人聽了心曠神怡,如入仙境一般。

楊淩放緩了腳步,側耳聽著琴音,心道:“是誰撫琴,聽這嫻熟聲調,顯然不是初學乍練的幼娘,若不是雪裏梅那必是成綺韻了。”

楊淩原想利用自己對皇帝的影響,哪怕不能全面開放海禁,也要強行開放一兩處港口,尤其是天津衛,近在天子腳下,是一定要開放的,此處地理位置不及南方,但政治位置太重要了。

這裏開放對外,才能迅速開闊控制著大明命脈的文武百官的眼界和觀念,只要這些人中有三分之一肯認同自己的觀念,就不愁大明不提早解除海禁。

想不到居然一波三折,先是因解禁而涉及耕地,由耕地而涉及改良物種,遲至今日最重要的目的還沒有提上日程,成綺韻的歸程也便一緩再緩,在楊府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