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見成果(第5/6頁)

有些人家房頂的炊煙還未消去的時候,楊府的大門卻打開了,楊淩披著大氅,威風凜凜地走出大門,後邊高文心、成綺韻陪伴著幼娘走出了府邸。

三個人都穿著雪白的沙狐皮鬥蓬,戴著同色的挖雲昭君帽,三個氣質迥異的美女在輕盈的雪花中,俏然秀脫,令人見之忘俗。後邊跟出六個家丁,並將門悄悄掩上。

楊淩道:“走慢些,去村頭蹓蹓吧。”

一行人出了村子,慢慢走在銀白色的田壟邊。楊淩指了指一片土地問道:“文心,這片地就是你的了吧?”

高文心輕輕頷首,眯起俏麗的大眼看了看那片已和周圍大地渾然一色的莊園,說道:“嗯,高家世代行醫,本不以農田見長,所以田地並不多,只有這十畝土地,如今大人雖歸還了我,我也不懂這些的,大人要種那些南洋物種,盡管取用。”

韓幼娘欣然道:“相公是想將這一片土地都栽上各種新物種麽?何不出高價將周圍土地全買下來?”

楊淩呵呵笑道:“傻妮子,你忘了相公賣了四畝貧田,被楊老太公那頓責罵了?莊戶人家視土地如性命,雖十倍百倍厚利,他們也不肯賣呀。”

成綺韻淡笑道:“不止如此,縱然將地全買了來,如何說服那些佃農種植這些作物,還要大費周章呢。”

楊淩聽了意外地道:“關佃農什麽事了?如果這地是我的,還不是我想種什麽就種什麽,佃農敢不同意?不怕我辭了他?”

韓幼娘、高文心和成綺韻一齊瞪大了眼睛,詫異地看著他,半晌成綺韻才失笑道:“大人今日在暖窖裏侍弄莊稼,顯得極有學問呢,怎麽這些常理卻不懂得?呵呵呵,這樣對待佃農的地主是沒有的,如此對待長工的倒是有,可是也少得很。”

楊淩莫名其妙,他知道的地主形象可都是兇神惡煞、面目猙獰的惡霸,怎麽自己的地還做不了主?

成綺韻解釋道:“大人,這些鄉間財主一是祖上傳下來的家業。二是在外地做官、經商發了財,回鄉興家置業,購買大量土地,成為地主。三是勤勞儉樸,聰明好學,善於經營,一輩子省吃儉用,有點積蓄便買田置地,漸漸成為地主。第四種便是欺行霸市、高利盤剝而成為財主,但只占少數。

說起來這些鄉間士紳,也都是讀過《四書》《五經》、遵崇‘孔孟之道’的,憐貧恤老、救濟鰥寡、助教興學、救災賑災、修橋補路、調解糾紛,地方官員大多要倚靠這些地方鄉紳,所以他們是很重視個人名望的。

強迫佃農屈從的事很少有人做得出來,而且一旦惡名遠揚,就沒有佃農肯種他的地了。一般說來,佃農今年佃耕,明年可以棄而不種,轉為別的地主耕地。如果是家中自己有農具、耕牛的佃戶,更是各家財主搶著招納的,畢竟地主家也是為了牟利,自己飼養耕牛、準備耕具,付出的代價更大。”

高文心陪著韓幼娘邊走邊道:“是呀,大人,尤其地租是交糧租和銀租,只要人家按時交足了租子,種什麽地主是無權幹涉的,就是家裏的長工,聰明些的東家也要好生對待。否則給你來個出工不出力,倒黴的就是自己了。我家的地不多,初一十五的我爹還要給佃農、長工送些肉去,逢年過節送點糧食、衣物,這樣才能攏絡住那些種地能手、那些老實本分肯幹活的長工,要是照著大人的辦法,呵呵……不出幾年,手中有良田也要荒蕪了。”

楊淩臉兒一紅,訕訕地說不出話來。他哪知道敢情地主還有這麽多限制,還以為只要自己成為地主就能為所欲為呢,如今……

楊淩眉頭一皺,望著那土地有些發怔,看來在京郊廣種,到時震撼百官的大豐收場面是不會出現了,就算那些地主肯賣地,又怎麽強行要求那些佃農去種地?

這裏比不得陜西那些準備試種的貧瘠土地,那裏的百姓先給他們相應的口糧,你讓他們今年種草他們也答應了,可這京郊大多是肥田,恐怕要多付出幾倍代價,才能誘得百姓動心,可是那些地主又怎麽辦?

唉,這幾天一方面關注內廠研制新槍的事,一方面打聽著京裏劉瑾變法的動向,倒把這些事忽略了。如果開春讓士卒們開墾些山田,不知道效果怎麽樣。

成綺韻眼珠轉了轉,說道:“大人,菩薩心腸,菩薩手段,便不能甘霖普降,菩薩心腸,修羅手段,布施於天下,卻能解民於倒懸。大人不如將此事交給卑職,皇莊七處的土地,卑職略施小計,一定手到擒來。”

楊淩回過頭來,深深地望了她一眼,只見成綺韻白玉一般的臉龐上兩只黑如點漆的眸子正瞬也不瞬地望著他,雪花兒落在腮邊,化作水滴,幾絲長發輕輕地貼在上邊,一時不忍再苛責,只是嘆了口氣道:“未曾施惠於民,先要施惡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