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馬未動(第3/6頁)

祝枝山聽了也是一愣,隨即想起聽到的有關楊淩的一些傳言,不禁曬然笑道:“那些腐儒看人眼光‘獨到’,學生可沒那般見識,且不提大人在民間名聲好的很,單是看大人對一個侍婢肯低聲下氣、對我這樣的文人肯折節下交、能為百姓口食如此用心,這胸襟、品行、為人又怎麽會差得了?”

祝枝山和唐伯虎放蕩不羈、憤世嫉俗,屬於文人中的異類,同樣不見容於那些正統文人,自己身受其苦,又和楊淩相識在先,見識過他的言行,自然不會為士林謠言所惑。

楊淩一聽如逢知音,拉著祝枝山坐下,提起酒壺來為他斟滿一杯,兩人輕輕一碰,就唇飲了,彼此相視一笑,大生親近之感。

火者亞三和雅思各兩個可憐的家夥為了上帝的信仰,在這異域他鄉飽一頓、饑一頓的,如今好不容易有頓豐盛的飯菜,只顧著填五臟廟。

這時聽到楊淩的話,火者亞三才驚叫起來:“你就是楊大人?大明皇帝駕前最寵信的大臣?喔……上帝顯靈了,上帝引領我來到你的面前,為我帶來了福音了。”

楊淩呵呵笑道:“不敢不敢,兩位教士先生過獎了,本官公務繁忙,答應二位的事一直沒找到機會進言,不過二位可以放心,既然護國寺的西域番僧冷落你們,在這裏發展一直也不太順利,回頭不妨就搬去西城吧,暫時先住在內廠,回頭我再為你建造房屋。”

楊淩的解禁通商一旦成功,其目的不僅僅是要和東洋、呂宋、琉球等地做生意,更遠的目標卻在西方,那些遠方的即將踏上海洋霸權的國家同樣是現在大明拒絕往來的番國,而在歷史上他們將扮演著重要角色。

這幾個來自佛郎機的傳教士精通中西語言,加上他們比較超然的身份,以後將是很好的交流平台,在這樣的時代,一個得力的交流中介,可以發揮巨大作用,所謂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他怎麽會浪費了。

聽了楊淩的話,兩個傳教士喜不自禁,連忙起身道謝。來中國這麽久了,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的禮儀他們是懂的。

雅思各已忙不叠說道:“多謝楊大人,關於作物的栽培和種植我……很明白一些,知道在濕地、山地各種環境如何種植,如果大人想推廣這種作物,我願意為您效勞。”

楊淩喜出望外,想不到眼前這人還是個植物學專家,祝枝山那兒有現成的糧種和熟練種植者,再有這位種植專家指導,那就方便多了。

大明時已有了冬季種植的暖窖,專門為皇室種植疏菜,由於田畝少,病害蟲害還能控制得住,楊淩直眼不得帶著這些人立即飛馬趕回莊去,立即著手先做準備。

楊淩向他謝過,轉首對祝枝山道:“祝兄,這次來京城,可是有什麽要事麽?”

祝枝山雖然狂放不拘,自詡名士風流,似乎大有富貴如浮雲、權貴似蒼狗的境界,說到底一個男人誰不想功成名就,他功名上不能取得進一步發展,就想以舉人之身自薦個官兒做。

這次他進京找到一位在工部當差的父執長輩,本想托他代為活動一番,可是如今朝廷格局大變,眾多官員都置身事外在冷眼旁觀。

那位長輩知道李大學士如今處境微妙,內廷的劉瑾他又不想去求,這事兒本來已經無望了,如今自己結識的這年輕人竟是位高權得的楊淩,他的心眼兒不禁又活泛起來。

祝枝山黑臉一紅,訕訕地道:“這個……老祝進京,本想找位父執長輩謀份差事做,空讀了半生詩書,總不成一輩子做個商賈呀,不過……”

楊淩恍然,便笑道:“原來如此,祝兄名列江南四大才子,胸中自有丘壑,至於不擅八股,又怎能遮掩心中才學?”

他沉吟了一下,徐徐說道:“保薦祝兄任一方縣尊,兄弟倒是辦得到,以後政績斐然,升遷自然不成問題,不知祝兄可願屈就?”

“屈就?”祝枝山早已喜出望外了,莫說他是個舉人,就是殿試的進士,能外放個縣令起步,那也是極難得的機會,大多數人或擔任個備用的散職,或者在翰林院中養老,哪有這份機遇?

祝枝山忙不叠連連道謝,楊淩又和他商議從家鄉再運出一批玉米和甘薯糧種進京,祝枝山自然滿口答應。

楊淩知道那玉米種子目下祝家有多少便只有這些,不過甘薯要在暖窖中培養薯藤卻容易的很,準備大量培植,開春便廣泛種植。

他雖權力極大,不過地方政事目前還無權置喙,推廣新糧的事在朝中會不會有人作梗阻攔,他也是心中無數,但現在多做準備總是好的。

幾人盡歡而散,送走了祝枝山,楊淩陪同雅思各兩人返回護國寺,召呼那幾位傳教士收拾行裝同去高老莊內廠暫住,眼看天漸冷了,幾位剛剛傳教兼化緣回來的傳教士正在空蕩蕩地大殿中瑟瑟發抖,聽了這消息興高采烈地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