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逼上梁山(第2/4頁)

楊淩硬著頭皮和王瓊坐在了一起,好在其余諸部官員也知道兩人的私人恩怨,待酒席一開,便扯著楊淩聊天論地。

這些老大人飽讀詩書,聊起風月事來也不似普通人粗俗,雖說王尚書最重禮教,但是重視的是朝綱人倫,狎妓乃是風流韻事,無損私德,老王自己還有五房妾室,最小的才二十二歲,他們自然不加顧忌,這一來拘謹氣氛自然一掃而空。

楊淩不知王瓊用意,席間不敢多飲,酒至半酣,楊淩才對同席的幾位大人道:“楊某此次南下,只是處理稅司監的一點小事,原不敢麻煩諸位老大人,昨日在下已同南京鎮守馮公公議定派遣人選,正想近日悄悄返回京城,卻不想竟勞動諸位百忙之中前來飲宴,楊某再敬大家一杯。”

眾官員雖說大多不屑他為人,可官場就這樣,背地裏對知交好友說的義憤添膺,見了面卻是花團錦簇,誰熬到這麽高的位置也不容易,真肯為了大義得罪皇帝跟前紅人的有幾個?一見楊淩舉杯,大家連忙舉杯應和。

王瓊淺酌一口,淡淡笑道:“大人此番南下可謂功德圓滿呀,折服了江南三位鎮守太監,司稅監便是大人囊中之物了,有朝政中自可一展拳腳。大人原本在軍中威望就頗高,此番海寧抗倭,竟像是倭人給大人送來的一樁厚禮一般,正規軍隊不敵倭人兇悍,楊大人僅靠著百十番衛,竟力抗千軍,一時聲名遠振、堪稱大明名將。依老夫看來,將來大人手握天下兵馬抗邊禦敵、主理朝政威服四夷亦非難事,前程不可限量呀。”

楊淩強笑了笑,淡淡地道:“大人謬贊,鏟除幾個不法的鎮守太監,算不得什麽政績,再說我大明精稅乃是京師十二團營,內廠的番子本就來自神機營,對付一群海上倭寇自然不難。”

他說著深深地瞧了王瓊一眼,王瓊這是在誇我麽?貌似說我文武全才,可這又主軍又主政,還威服四夷的,怎麽句句帶刺呢?

王瓊呵呵笑道:“楊大人過謙了,身為天子近臣,又有如此才幹,這有何難呢?不過……”他目光一凝,神色冷了下來,肅然道:“天子年幼,近日朝中有一班讒臣媚惑皇上,使皇上疏於政務、荒廢學業,朝中百官都人心忡忡,天下黎民亦人心浮動,楊大人甚得皇上寵信,回京之後對此可有什麽打算呢?”

他這一問,四下頓時靜了下來,許多人都豎起耳朵聽著楊淩答復,楊淩見王瓊目光灼灼,心中不由一怔,莫非今日王瓊拋卻舊怨,就是希望我能規勸皇上?

楊淩略一思忖道:“身為臣子,楊某自有規勸皇上的責任,回京之後,楊淩自當對皇上曉之以理,請皇上多多關心朝政。”

王瓊冷冷地道:“六科十三道,乃至內閣三位大學士不知已上書幾何,何曾勸得皇上歸心?幾個微不足道的內侍,大人權柄在手,難道不能鏟除奸佞、清君之側?”

楊淩聽了這樣開誠布公的話不禁大吃一驚,不過想想那些言官和內閣大臣們在奏折中直言不諱要求皇上殺了八虎,甚至還在暗中策劃先斬後奏、殺掉自己這個權臣,那麽王瓊敢公然在酒宴間教唆自己除掉八虎也就不足為奇了。

若依王瓊之計,倒是暗合成綺韻的中策,只是更激進一些。不過……他可是清楚記得歷史上劉瑾等人是風光過一陣的,自己能不能殺得了他們?而且文武百官會因此打消鏟除自己的念頭麽?

自己超前的見識和理論根本不能妄想得到如今掌權者的理解,自古以來德行上惺惺相惜、卻在朝廷上為了政見鬥得你死我活的對手還少麽?如果真殺了八虎,皇帝必起嫌隙,內廷敵對勢力絲毫未受損傷,外廷掌握大權者仍是阻力,那時四面樹敵,自保都難了。

楊淩苦笑一聲,無奈地道:“大人,皇上年幼,貪玩本是天性,在下以為正確引導,讓皇上減少些遊玩也就是了,況且國有國法,楊某怎麽闖進宮去除掉八虎?造反麽?”

王瓊冷笑一聲道:“那有何難?一個被鎖銬在囚椅上動彈不得的犯人,都可以因蓄意行刺官員而被殺,死得光明正大、不冤不枉,大人要除死幾個內侍就沒有辦法?”

楊淩霍地一下站了起來,臉上頓時一陣青一陣白,心中只道:“難道我殺王景隆,竟被他看出端倪了?不對,知子莫若父,他心中的兒子,仍是那個斯斯文文的書生,就算他拿不到證據,心中還是認定是我設計殺死他的了。”

楊淩艱澀地道:“王大人這是什麽話?令公子之死,刑部早有定論,若非大人與令公子苦苦相逼,何至於斯?”

眾官員知道今日王瓊是想勸說楊淩回京除奸,雖覺他的想法有些天真,倒也真心希望他能成功,想不到一提起兒子之死,王瓊這般沉不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