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3/4頁)

楊淩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撐到午朝結束的,直到一個小太監走到身前向他高聲喚道:“楊大人,陛下宣你進宮。”他才清醒過來。

楊淩好半天才爬了起來一搖一晃地跟在那小太監的後面向宮裏走去,跨金水橋、經太和門,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楊淩在小太監的帶領下直入內廷,楊淩的心漸漸平靜下來,皇帝在內殿見他,看來至少是沒有殺頭之禍了。

楊淩被引到一處殿前,小黃門躬身唱道:“稟皇上,楊淩求見。”

只聽裏邊一個老太監朗聲道:“陛下有旨,宣他晉見!”楊淩跨進門去,只見弘治皇帝身著明黃色便服,立於案後正揮毫作畫,旁邊那個叫苗逵的大太監磨墨侍候,這座禦書房除了他們再無旁人了。

楊淩連忙搶上兩步,跪倒在地道:“罪臣楊淩叩見皇上,罪臣萬死!”

弘治恍若沒有聽到,他端詳著畫紙,提筆又勾勒一陣,然後擱下筆笑道:“如何?”苗逵贊道:“陛下的畫筆力森森、神韻內蘊,實是大家之作。”

弘治哈哈大笑,說道:“你懂些什麽,呵呵,楊侍讀,你來看看朕這幅畫如何?”

楊淩見他談笑晏晏,對自己抗旨的事絕口不提,心中不禁暗暗奇怪。他忐忑不安地應了一聲,起身湊到弘治面前向禦書案上望去,只見紙上繪著一座山峰,峰上樹木叢生,山巔濃墨緩出一棵筆直的青松,似欲直插雲霄,遠處隱隱尚有山巒起伏,整幅畫雖然簡單,筆力確實不俗。

楊淩不懂畫,可他前世好書法,古詩詞記得極多,眼見這副山水濃淡相宜,可是卻無法評價,便取巧道:“陛下功力雄厚,更難得的是這副丹青寓意深遠,志懷天下,看這森森千丈松,雖磊砢多節目,施之大廈,必是棟梁之材啊。”

弘治眼中閃過一抹異色,淡笑道:“楊卿莫只看到這株奇松,你瞧這山上樹木,有的細而直,可做椽桷,有的筆直粗壯可作棟梁,但是更多的卻是那歪歪曲曲奇形怪狀的,便只好劈做燒柴了。”

他悠悠一笑,唇角卻噙著冷意:“楊卿,你是願作棟梁之材、椽桷之料還是一捆劈柴呢?”

楊淩想也不想便跪倒在地,大聲道:“臣,願做櫞桷之料!”

苗逵晃了一下,差點兒打翻手裏的端硯。弘治本以為他剖肝瀝血、慷慨陳詞一番,想不到從他嘴裏聽出這麽個詞兒來,弘治怔了半晌才驚奇地道:“什麽?你願做櫞桷之料?”

楊淩俯首道:“是,臣文不能像劉謝李三公那般助陛下治國安天下,武不能統率千軍萬馬、馳戰於荒漠草原,揚威四海,是以願做櫞桷之料,能為陛下守得一鄉一縣、造福一方百姓臣便心滿意足了。”

弘治聽了啞然失笑,只覺這個臣子雖有謀略,可是性子卻直爽的可愛,根本就是個愣頭青,他瞥見楊淩說著話兒,雙膝還在微微地打著顫,也不知是嚇得還是在午門外跪的,心中不由浮起一絲憐意:“罷了,今日讓他午門長跪不起,在文武百官面前也算是懲戒過了,此人還是要用的,若嚇得他從此做事畏首畏尾,可就得不償失了。”

他呵呵一笑,說道:“起來吧,你有心和劉謝李諸位愛卿比較,這心氣兒已是極高的了,他們也是從你這年紀,你這身份一天天熬出來的,當初如你一般時,還未必有你今時今日的雄心,所以你也不必自甘菲薄了。”

他說著繞回書案後,提筆在畫上題下“森森千丈松,雖磊砢多節目,用之大廈,終是棟梁之材”一行龍飛鳳舞的大字,然後遞與楊淩道:“這張畫朕就賜給你了,願你記得今日說過的話,時時自省其身,呵呵,你退下吧。”

楊淩莫名其妙地接過弘治的墨寶丹青,神情有點兒茫然,皇上把自己在宮門外晾了一上午,進來送給自己一張面,然後就打發他回家了?這還真是天威不可測了。

他如釋重負地說道:“是,臣告退。”說著雙手將張畫高高舉過頭頂,畢恭畢敬地退了下去。弘治帝見他退出了禦書房,眼中露出一絲笑意,他微微頷首道:“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嗯,小小年紀,能有這番見地,不枉朕一番栽培。苗逵,傳旨,楊淩罷東宮侍讀,改任神機營中軍官。”

苗逵吃了一驚,忙道:“陛下,楊淩剛剛受到懲治,就提升為中軍官,恐朝臣們又要非議了,皇上,是不是先讓他任個副都司,以後再慢慢升遷?”

弘治苦笑一聲,心中暗想:“朕何嘗不想慢慢磨煉,只是朕怕天命將盡,沒有時間了呀。如今朝中六部、內閣三公皆是老臣,主少臣老,雖說他們忠心耿耿,但畢竟是臣子,若不為我兒再扶值一股力量,平衡內外臣工,我兒如何駕馭這萬裏江山、滿朝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