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節 佯攻(第2/4頁)

蕭布衣點頭道:“不錯,劉武周在利用我們,我們何嘗不是在利用他?劉武周狡猾多端,在關隴,是僅次李淵、薛舉的第三號人物,可薛舉都是抗不過唐軍,我出兵助之,唯一的希望就是,劉武周不要敗的太快,再給我們一兩年的時間。現在對於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誰能跑在前面,先解決了周邊的麻煩,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至於要下關中,只憑劉武周,恐怕還沒有這個本事!”

徐世績頗為欣慰,“協助劉武周,事關重大,更要提防劉武周的狡詐,依西梁王所見,派誰去最好呢?”

“單雄信現在如何了?”蕭布衣問道。

“難道西梁王想派雄信前去嗎?雄信自從跟隨翟讓來到東都後,一直閉門不出,郁郁寡歡。”徐世績道:“當初瓦崗種柳,大夥都想著做出一番事業,可到如今……他難免會有些不適應。”

徐世績輕嘆一聲,回想當初輕狂,亦是宛若隔世。

蕭布衣喃喃道:“瓦崗已成過去,不提也罷。歷史上,不合潮流的,終究會被淘汰。我知道他得李密信任,對關鍵時候一直不能助李密一臂之力甚為遺憾。”

徐世績單膝跪地,“還請西梁王不要見怪雄信!”

瓦崗五虎中,張童兒被裴行儼所殺,陳智略下落不明,邴元真為人圓滑,徐世績雖離開瓦崗,可對單雄信卻是義氣尚在。只怕蕭布衣猜忌單雄信,是以求情。

蕭布衣站起來扶起徐世績道:“他重情重義,我何怪之有?世績,你我兄弟一場,不必多禮。”

徐世績目露感動,如今在西梁王手下,名將眾多,可要說功高蓋主的兩人,無疑就是徐世績、李靖二人。徐世績先在襄陽執掌軍權,如今又在東都總攬軍事大權,可說是東都隱形的二號人物。李靖自從和蕭布衣一起後,先克黎陽,後平瓦崗,轉瞬又滅了林士弘,兵指江南,可以說是戰功赫赫。蕭布衣雖是少有的納諫之主,但是這兩人都是兢兢業業,小心謹慎,不該管的事情素來不越權過問。瓦崗眾將歸附後,兄弟又能聚首,徐世績雖是高興,可素來都是自持自重,少和眾兄弟來往,和翟讓亦是少有見面。不是官高了看不起弟兄,而是怕被人猜忌說是結黨營私。

跟隨蕭布衣多年,親眼見到蕭布衣一步步走到如今的高位,徐世績更是小心翼翼,歷代功高蓋主引發皇帝猜忌的多了,慶幸的是,蕭布衣對他們的情義還是少有變化。

徐世績沉吟的功夫,有兵士上前道:“啟稟西梁王,單雄信求見。”

蕭布衣微笑道:“這可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快請吧。”

徐世績雖已適應了蕭布衣稀奇古怪的想法和言語,但也想不明白曹操和單雄信有什麽關系。心中微動,已想到單雄信來此做甚。

單雄信前來拜見的時候,容顏略微憔悴,見到蕭布衣後單膝跪倒道:“西梁王,單雄信有禮了。”

蕭布衣笑著扶起單雄信,“雄信何必多禮,不知道今日來此做甚?”

單雄信自從到了東都後,深入簡出,主動求見蕭布衣倒是頭一次。單雄信見蕭布衣開門見山,也不猶豫,徑直道:“西梁王,我聽說魏公已亡?”

蕭布衣輕嘆道:“你所言不差,魏公和我,雖是大敵,可卻多少惺惺相惜。他混入江都軍營對我行刺,連殺數人,我出手……”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單雄信黯然道:“西梁王,魏公孤身行刺於你,想必亦是到了窮途末路……”

蕭布衣半晌才道:“他若肯歸降,我不見得會殺他。”

“他這種人,怎麽會歸降?”單雄信喟然道。

蕭布衣無奈笑笑,“雄信,魏公已死……”

“在下聽說魏公屍體已運回東都?”單雄信問道。

蕭布衣皺眉道:“那又如何?”

徐世績道:“李密率眾作亂,為禍中原,如今又是行刺西梁王,罪大惡極,理應梟首示眾。本來西梁王只想埋了他,但是群臣不依,都認為要示眾幾日為妥!”單雄信感激李密的知遇之恩,徐世績對李密卻沒什麽好感。

單雄信猶豫良久,“依照法理,西梁王這種手段以平民憤,也是應該之事。可雄信得魏公信任,朋友一場,只求將魏公示眾完畢後,收葬魏公的骸骨,不知道西梁王能否詔許?”

徐世績微皺眉頭,卻是一言不發。他當然了解單雄信,亦知道李密若是自己的朋友,也是如此做法。可單雄信這麽說,實在是極為冒險。

蕭布衣收斂了笑容,半晌才道:“可以。”

單雄信雙膝跪倒,叩首在地道:“單雄信謝過西梁王。”

他轉身離去,徐世績眼珠一轉,已跟隨他離去,蕭布衣緩緩坐下來,自語道:“都說單雄信忠義無雙,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