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二節 終身大事(第3/4頁)

蕭布衣繼續道:“考功侍郎說現在奇才甚少,想東都民眾足有七十萬有余,加上東部官員兵士,有近百萬之眾。這等盛世,古代何曾有過?想古代賢明之君主,斷然不會有如今東都的盛壯,可任用手下管理天下也曾達到大治!他們難道是去別的時代借用人才不成?選拔人才不力,只能從自身的角度來考慮是否識才,妄自貶低別人,絕非正道!”

他凜然而說,西門楚才大汗淋漓,顫聲道:“下官知道錯了,耽誤梁國公選拔人才之事,請梁國公重罰。”

蕭布衣卻是從高位上站起,緩步走下來。

西門楚才噤若寒蟬,已不敢動,見到蕭布衣一步步走到面前,西門楚才心下駭然,想起楊廣責罰之嚴厲,膝蓋一軟,已經跪了下去。

陡然間覺得手腕一緊,已被蕭布衣托住,西門楚才有些詫異,蕭布衣微笑道:“此事伊始,難免有做的不妥之處,西門侍郎不用過於自責。”

西門楚才愣住,一時間不知如何應對,更不知道心中何樣滋味。

“其實我當初和西門侍郎一樣的看法。”魏征一旁道:“馬周這人放浪形骸,實在讓人一見之下難生好感。西門侍郎每日接待人數百,過目之下,有失偏頗也是正常。若非梁國公提及,我也不見得會對他留意。”

馬周一旁聽到,很是詫異,沒有想到自己一人竟然連魏征也是驚動了。

西門楚才慌忙點頭道:“魏禦史說的極是,下官一時疏漏,實在有負兩位大人的厚望。”

“馬周其人,狂放不羈,不合禮法,貪酒誤事,行事任意妄為,不堪大用!”魏征從馬周手上接過了那份卷宗,沉聲念道:“想馬周衣冠不整,舉止不恭,不明為人處世之道,前來應征之際不忘喝酒,得個貪酒誤事的評語倒是情有可原。”

馬周脖子梗起,澀然道:“這個敝人不敢認同。”

他雖知道眼下對他是個極大的機會,卻還是不忘記抗爭,也算是性格倔強。

蕭布衣微笑道:“馬公子或許不認同,可只要魏禦史和西門侍郎認同,你就連不認同的機會都沒有!”

馬周收聲,若有所思。

魏征微笑道:“好在還有個認同的梁國公!其實我雖覺得西門侍郎評語公正,可見到馬周寫的時政文章極佳,倒是覺得此人有才,可又怕這人真的喝酒誤事,難免有負梁國公所托。正猶豫的時候,梁國公出了個方法,說帶馬周考察幾日,若真的誤事,有才不用也罷!”

馬周恍然大悟道:“原來梁國公這幾日是對我進行試探?”

蕭布衣點頭道:“馬公子說的不錯,你若一日耐不住性子,撇棄孤兒寡母於不顧,我蕭布衣都不會在兩位大人前給你說一句好話。”

馬周心中凜然,微有不滿,只覺得這種考察多少有些不信任的嫌疑。蕭布衣不理,只是正色道:“兩位大人都是怕馬周醉酒誤事,我就帶他從最辛苦的兵士家眷安撫工作做起。七日已過,馬周喝酒也喝了數十斤,可事情非但沒有耽誤,而且進展奇速。我私下詢問共事之人,那些人都說了一點,馬周此人性格孤僻,生活不拘小節,可大是大非之上不含糊,不誤事,雖是書生,和那些孤兒寡母,東都陣亡兵士素不相識,可對他們卻是一腔熱誠,肝膽相照,此人非但可用,而且應該大用!”

馬周聽到這裏,疑惑不滿一掃而空,鼻子微酸,昂起頭來,只是眼中卻是淚光盈盈,感動莫名。

蕭布衣口氣一轉,“其實我既然委派兩位大人負責納賢,本不該越俎代庖,現在只是說出實情,定奪一事還請兩位大人做主。”

魏征望向西門楚才道:“西門侍郎,不知道你有何建議?”

西門楚才久在官場,如何不識相?暗想梁國公是在給自己台階下,若再爭辯,只怕摔死都沒有人擡屍,“梁國公明察秋毫,下官佩服的五體投地。下官失察,梁國公糾正,下官感激不盡。馬周既然並無喝酒誤事之嫌,可畢竟為人處世差的太遠,不過此人性格耿直,見識不凡,依下官所見,暫時任他門下省錄事,不知道兩位大人意下如何?”

蕭布衣點頭道:“西門侍郎量才使用,果然不差,過幾日審核之際,西門侍郎當有封賞。只盼以後再接再厲,莫要讓我失望。”

西門楚才抹了把冷汗,心中感激,暗想自己失察,蕭布衣如此厚待,實在讓人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原來門下省是隋朝侍奉諫議機關,掌審查政令及封駁諸事,掌管為納言,下有黃門侍郎、給事郎、錄事、通事令史等官。本來納言是蘇威,不過此人已被楊廣削職為民,閑賦東都,眼下以黃門侍郎趙長文最大。

錄事雖是官職不大,可馬周全無背景,竟然一躍為門下省的錄事,也可說大隋少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