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節 失之交臂(第2/4頁)

翟讓卻連罵的心思都沒有,環顧左右,隋兵刀槍下均是瓦崗眾,都是惶惶,面無人色。

今日瓦崗幾乎可以說是全軍覆沒,瓦崗五虎中,徐世績早不知下落,張童兒被殺,邴元真敗逃,陳智略重傷,單雄信被俘,其余如王當仁,王儒信,翟摩聖包含他這個大當家是悉數被擒,翟摩武多半也是難以幸免,幸運的是,女兒翟無雙打獵幸免於難,想到這裏的翟讓,不由悲痛欲絕,只想大哭一場。

瓦崗軍放棄了抵抗,隋軍也就停止了屠戮,所做的事情和張須陀別無兩樣,一把火燒了山寨,撤離了瓦崗。

翟讓被押解出了瓦崗,才發現隋軍的浩浩蕩蕩,紀律嚴明,更是驚凜,覺得蕭布衣簡直是深不可測。

蕭布衣回轉大營後才覺得張須陀的頭痛之處,因為一幫盜匪實在無法處置,集思廣益,先召集眾將領前來討論。

可眾說紛紜,倒也沒有誰給個適合的建議。

只因為盜賊除了翟讓一些頭領外,歸降的余眾也不少,可大多都是鄉裏百姓,這些要是運回東都,除非殺了,不然亦是無法解決,再說聖上見到盜賊眾多非但不喜,說不定會惱怒,那就無功反倒有過錯了。蕭布衣聽到這裏的時候就有些頭痛,才發現給楊廣做事的難纏之處。有將建議說,不如將這些盜賊一股腦的坑殺最是幹凈利索。蕭布衣聽到此建議的時候嚇了一跳,問難道以前也是如此處理?將士或點頭,或搖頭,或茫然,可對蕭布衣出奇兵攻克瓦崗都是欽佩,有的就說蕭布衣是征討大將軍,自然想怎麽做就怎麽做,管得了許多!

蕭布衣沒什麽頭緒,先是鼓勵了眾人的英勇作戰,然後當眾吩咐讓行軍記室將兵將的功勞逐一記錄,不能埋沒任何人的功勞,倒是好一陣忙碌。眾兵將見到這位大人如此熱心,事必躬親,都是內心感激,覺得將軍雖是年輕,可跟著他倒也不錯。

蕭布衣忙碌直到深夜,才能稍微安歇下,終知道想做個好的將領並非如此容易的事情。

等到第二日天明,蕭布衣先找魏征,繼續商議盜匪的處置一事。

魏征對於這種復雜的局面倒有了應對之策,回道:“蕭將軍,我倒覺得只擒賊首,其余的盜賊手不如遣散回鄉裏務農的好。”

“就這麽簡單?”蕭布衣倒有些詫異。

魏征輕嘆道:“回將軍,其實這些賊匪除了少數人外,大多都是百姓逼不得已才做了盜賊,若能安生活命,大部分還是不想做賊。以張將軍之能,東征西討不能除盡,也是不忍心下辣手而已。我聽說當初民部尚書樊子蓋剿匪就是村塢盡焚,賊有降者皆坑之,這才惹起百姓怨憤,盜賊越剿越多,他本人也是因此被聖上責罰,而張將軍只是擊潰盜匪,焚燒了他們的根據所在,雖終不能平息盜匪,可權位日益高重,此間高明低劣,我想以蕭將軍之明,當可辯之。”

蕭布衣聽到魏征所言,這才明白剿匪也是大有學問,並非窮追猛打即可。他當然也知道楊廣一日不改變治國之策,這盜匪終究不能剿滅,眼下的征討治標不治本。就算他把翟讓殺了又能如何,還不會再冒出個李讓,張讓?

“既然如此,還請魏先生將歸降盜賊按我們所商議處置如何?”蕭布衣征詢道。

魏征點點頭,“屬下職責所在,盡力而為。”

見到魏征起身出賬,蕭布衣覺得這魏征並非表面看起來那麽古板,或許多年的不得志才養成他憤世嫉俗的性格,和他相處多日,發現此人做事有板有眼,是非分明,的確不差。

魏征走到帳前的時候,突然止步道:“蕭將軍,屬下有一事征詢。”

“請講。”

“屬下聽將軍昨日說,要將剿匪所得錢物盡數分給軍中軍士?”

“的確是這樣。”

“這於軍規不合。”魏征沉聲道:“屬下即為監軍,有權提醒將軍違規之處。”

蕭布衣想了半晌,站了起來,走到魏征的身邊。魏征卻是怡然不懼,只是望著蕭布衣。他現在明白蕭布衣不但權高,而且看起來武功也高,要他死的話,他絕對沒有反抗的余地。

蕭布衣伸出手來,拍拍魏征的肩頭,“老魏呀,你說的是有道理,不過我也是有難處呀。”

魏征聽到他老魏的稱呼,哭笑不得,沒有糾正他的稱呼,卻還是正色道:“不知道將軍有何難處?”

蕭布衣拉著魏征的手,伸手掀開簾帳,眾兵士見到蕭布衣出帳,都是恭敬施禮,蕭布衣讓眾人免禮,帶著魏征走到各營帳間,指著來來往往的兵士道:“你說他們和我剿匪是為了什麽?”

魏征半晌才道:“保家衛國。”

蕭布衣苦笑道:“按照道理是這麽說,可很多事情大夥都是心知肚明。他們浴血廝殺,為國的當然也有,想要升職的也有,可更多的不過是為了家裏的妻兒老小。此次征討,雖是奇襲,可我大隋兵士也是死了不少,但朝廷的撫恤向來都是晚到,上次跟我南下死個親衛,為他要撫恤都是很久,何況一個普通的兵士?他們若是基本的期盼都是無法滿足,下次怎能奮勇殺敵?獎賞他們不過是為了保障下次作戰順利,並沒有其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