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節 東征(第4/6頁)

楊廣點點頭,“既然如此,這件事就放到一旁,莫要再提,我們現在再商量陳夫人還陽一事。”

蕭布衣愣住,楊廣又望了過來,猶豫道:“蕭愛卿,上次去揚州一事,你做的頗好,朕本來有意再讓你出馬,只是可惜,找人又算了下,這次卻不能你去。”

“不能為聖上分憂,微臣實在惶恐。”蕭布衣暗地舒了口氣。

“宇文愛卿,不知道桓道長和徐道長找到合適的人選沒有?”楊廣口氣帶有熱切。

“回聖上,他們正在盡力尋找,我想很快就會有好消息給聖上。”

楊廣喃喃自語道:“宣華讓朕為子民著想,朕絕對不能自暴自棄,要竭力做出點功績出來,這樣她回來,才不會失望。”

群臣都是悚然,心道莫非又要征伐高麗?

楊廣卻道:“只是宣華讓朕莫要征伐高麗,這高麗的事情,卻要放放。”

這次就算是蕭布衣都是松了口氣,雖然知道大隋千瘡百孔,風雨飄搖,可能不起戰事,還是百姓之福。

“對了,如今中原盜匪橫行,朕要先平了內亂,等到宣華回轉,就可帶她四處遊歷我大隋的錦繡山河。”楊廣一切還是自己做主,已經當下拍板。

群臣雖然總是說聖上英明,可頭一回覺得楊廣真正的聰明一回。

楊廣主意已定,招手道:“蘇納言,你站在最後做什麽,這中原的盜匪到底有多少?”

蘇威顫巍巍的上前,半晌才道:“回聖上,就算是征遼,其實不用發兵。只要赦免天下的盜匪,我想就可以得幾十萬人,派他們去東征,想必高麗可被平滅。”

楊廣皺眉道:“你這麽說的意思,就是這天下竟有幾十萬的盜匪?”

蘇威垂首道:“聖上明察。”

楊廣皺起眉頭,大為不悅,心道遼東不過十數萬兵馬,我派百萬人還攻打不下。若真的有幾十萬盜匪的話,大隋的精兵都不夠征討,自己怎麽能向宣華交代,這老家夥危言聳聽。

宇文述卻是上前道:“啟稟聖上,蘇納言說的有些誇大,可盜匪橫行畢竟是不爭的事實。只是盜匪雖多,聖上只要派精兵征討,斷然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楊廣心情稍好,心道同樣的話,還是宇文述說的好聽,“如今中原哪裏盜匪最多,不如先平了幾處,等宣華回來,朕也可以讓她開心?”

宇文述一直跟在楊廣身邊,只想著聖意,倒對這天下不算關心,喏喏說不出什麽,裴蘊上前道:“回聖上,如今盜賊以山東,河南,河北,山西以及江淮一帶居多。”

楊廣聽到他說了範圍,心道這不是全天下都是盜匪,朕的江山不等舊閥發難,恐怕盜匪就要推翻了朕,心中倒是多少有些焦急。

他其實一點不笨,只是執著,以前一直想著征伐高麗,此事不成,郁郁寡歡,無心朝政。可想著泥腿子畢竟沒有什麽出息,對於泥腿子造反也不在意。去年這時候,征伐盜匪還是連連告捷,張須陀,王世充,裴仁基還有楊義臣都有喜報傳來,怎麽如今越征越多?

裴蘊見到楊廣不悅,馬上換了說辭,“不過聖上,盜賊雖多,卻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如今李靖坐鎮馬邑,他一戰成名,突厥兵不敢南下。遼東也是民生疲憊,無能南侵,再加上右禦衛大將軍薛世雄帶精兵鎮守涿郡,遼東不足為懼。外患無憂,如今只要全力派精兵能將去伐盜匪,想必半年左右,定能鏟除。”

楊廣龍顏大悅,連連點頭,“裴禦史說的不錯,不知還有什麽良策?”

裴蘊胸有成竹,恭敬道:“回聖上,不敢說是良策,只是依微臣所見,河北山西歷山飛新敗,元氣大傷,短期內難有作為,山西有李淵,李靖坐鎮,一些盜匪絕對不成氣候,此處可讓李淵暫時盡力剿匪,量可平定。張將軍雖然勇猛過人,百戰百勝,卻始終無法徹底剿滅中原匪盜,只因為手下兵將有限,再加上統領河南道十二郡,難免顧此失彼,如果依微臣愚見,可派一良將協助張將軍,若是統戰有方,中原可定。”

楊廣大有興趣,“那又如何?”

“如今盜匪聚眾無非幾處,瓦崗的翟讓,山東的竇建德,王薄,左孝友。山東江淮交界的盧明月一幫余孽,還有杜伏威李子通之流。聖上若派一良將協助張將軍,命張將軍和良將前後夾擊瓦崗,以雷霆之勢鏟除瓦崗,拔去心腹大患。以合力之勢,瓦崗難擋一擊,瓦崗一滅,張將軍後顧無憂,當可揮兵東進,全力攻打竇建德,王薄等人,一舉平定山東。良將卻可分兵南下,協助楊太仆剿滅盧明月和江淮以北的群盜,如此一來,中原大定,楊太仆和良將揮兵南下,和王世充合並一處,徑直掃通江淮以南,平定諸寇,摧朽拉枯,盜賊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