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節 東征(第3/6頁)

楊得志說到這裏,終於有了絲微笑,“那段時間,他認識了很多朋友,也認識了不錯的兄弟,還有個少當家帶領他們風光。他雖然少了富貴,可多了開心,他也準備和這些朋友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做一番事業,看起來在少當家的帶領下,這條路也是不錯。他到了東都的時候,和少當家商量,本來想南下,利用他的關系,聯絡些舊人。可是沒有想到……”

說到這裏的楊得志驀然握緊了拳頭,長籲了一口氣,“沒想到世情冷暖,讓人嗟嘆,他突然變的萬念俱灰,這才有了出家的念頭。”

阿銹,胖槐等人還沒有覺察到什麽,只覺得受到這些打擊後,有出家的念頭的確無可奈何。蕭布衣卻注意到楊得志眼中的恨,知道他隱瞞了什麽,在江南的事情絕非簡單,只是他不想說而已。

“他遇到了道信高僧,承蒙他不棄,收為弟子。道信高僧要北上勸聖駕行善,他也就一路跟隨,只是路過唐縣的時候,他又碰到昔日的道人,當時他恨不得殺了那妖言惑眾的道人,只是力不能及,這才去偷聽他們的算計,知道了他們準備以彌勒出世惑眾,妄想再次效仿當年之法,逼一人起事。”

蕭布衣凜然,這才明白命犯彌勒,佛主不容八個字的部分含義。

難道太平道一箭雙雕,想到了刺殺楊廣不成,也要逼他蕭布衣起事?可佛主布不容又是什麽意思?

只是太平道和他素無瓜葛,為什麽要逼他起事?轉瞬又覺得自己和太平道絕非毫無瓜葛,最少太平道寶藏在自己手上,綦毋工布也是跟隨了自己,太平令在手,他實在是和太平道大有瓜葛之人。

楊得志和太平道有恩怨,他還能提醒自己,實在是因為義氣深重,他把前因後果說清楚,多半只怕自己再入了太平道的圈套。想到安伽陀臨死的狂叫,他們一定會找到你,蕭布衣心中湧出寒意。

“好在人算不如天算,他們的計劃雙雙受挫,只是他們頗有耐心,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可是得志的那人對這些算計也是無能為力,又知道那些人對逼反那人只是利用的性質,輕易不會傷害他,這才只是出言點醒。雖是兄弟情深,可他卻早萬念俱灰,不想插手凡塵之事,知道少當家定會體諒他的無奈。”楊得志又道:“施主,貧僧的故事講完了,不知道可以走了嗎?”

蕭布衣緩緩起身,“兄弟情深,我也是不能忘記。如果大師可以的話,請告訴得志之人,無論失意得意,我們幾兄弟對他的兄弟之情不變,他若是想要回來,我們很是歡迎。”

楊得志嘆息一口氣,站起來轉身離去,再沒有回頭。

胖槐喏喏道:“少當家,就這麽讓得志走了嗎?”

蕭布衣坐了下來,有些失落道:“那我們還能做什麽?”

眾兄弟無語,面面相覷。

※※※

蕭布衣再入紫微城的時候,又是半個月後的事情。

他沒有想到竟然是楊廣宣他,楊廣再見他的時候,雖是雙眉緊縮,畢竟還是正常了很多。

一班大臣分列左右,卻都是愁容滿面。

蕭布衣認識的重臣基本全部在列,一時間心中疑惑,搞不懂楊廣到底要做些什麽。

楊廣見到蕭布衣的時候,輕嘆一聲,“蕭卿家,上次你再次救駕,實在勞苦功高。算上雁門之圍,你已經救朕兩次。”

“微臣本分之事。”蕭布衣畢恭畢敬。

楊廣望著群臣,緩聲道:“今日朕召你們來,卻是想問問太平道余孽的預言之事,不知道你們對此事是何看法?”

群臣無語,楊廣目光投向蕭布衣問,“蕭卿家,不知道你自己卻有什麽看法?”

蕭布衣慎重道:“回聖上,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只為君子避嫌,免遭流言。可這流言上身,想必是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他這幾句倒不是自己想出,而是回太仆府和裴蓓等人商量對策得之。

大夥的一致意見都是,靜觀其變,不能先亂了陣腳。如果惶亂,只怕更會引起楊廣的懷疑。

楊廣點頭,嘆息一口氣道:“太平道的余孽也太小瞧朕了。彌勒出世,布衣稱雄,哼,蕭愛卿若真有異心,當時不用出手,朕多半性命不保,朕又怎麽能中他們的離間之計?”

裴蘊上前,“聖上說的極是,想必是因為蕭將軍最近鋒芒畢露,賊匪多有顧忌,這才設下離間之計妄想除去蕭將軍,聖上英明,識破奸人詭計,實乃我大隋的幸事。”

群臣都是點頭,隨聲附和,就算是宇文述竟然也沒有反對。

蕭布衣心道這幫應聲蟲,難道方才和楊廣商量好了如何處置我?老子最近官運亨通,太平道想擋都擋不住,難道又要升我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