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八章 隆慶新政(上)(第3/3頁)

這一改革綱領集中到一點就是:凡事核實,以法治國。‘八弊既除,百事自舉’!只有破除‘八弊’,才能拯救危機,扭轉頹勢,達到‘修內攘外,足食足兵’的目的。

起復後,高拱本想再上一道條陳,闡述具體的建設性條目,但在看了張居正新鮮出爐的《陳六事疏》後,認為盡陳自己的胸臆,便沒有再多費功夫,並把張居正視為同志。

最後,高拱在自己執政之後,將改革理論和綱領付諸實踐,也就是他接連所上的十幾道奏疏。把這些奏疏簡單的歸納,便可清晰地看出,這些改革方案,包括了大明的行政、財稅、司法、軍事、水利等方方面面,形成了一套針對嘉靖中期以後因襲虛浮、陋弊山積的嚴峻局勢的整頓改革建議。

而在這其中,又以三件事最為重要,吏治改革、軍事改革和財稅改革。高拱自己擔綱吏治改革,把軍事改革的任務交給了沈默,財稅改革,則是張居正的任務。至於高儀……總得有個負責日常事務的不是。

為什麽說這三件事最重要,道理很簡單。大明天子守國門,軍事始終是第一位的,但對於農耕民族來說,打仗就是燒錢,沒有錢怎麽打仗?至於吏治……高拱的《挽頹習以崇聖治疏》,又有個名字叫《除八弊疏》,除的就是官場諸病。高拱十分清醒,再好的改革方案,都需要官僚隊伍去具體執行,如果這支隊伍本身的問題不解決,再好的經也會被歪嘴和尚唱呲了。

王安石變法之所以為人詬病,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用人不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