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五章 不如歸去(上)(第2/3頁)

見官員們被問啞巴了,百姓起哄道:“答不上來嘍……”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終於有官員忍不住叫囂道:“高拱這樣的狗官,罵罵又怎樣!”

“肏你媽!”百姓用罵聲回答了他。

“後生娃,你說高閣老是狗官,那你是個什麽玩意兒?”那老漢氣憤填膺道:“北京城那麽多官老爺,眼看著那麽多地痞流氓、那麽多苛捐雜稅,把咱們老百姓折騰過不下去,卻全都裝著看不見。只有高閣老,他老人家請了天子劍,將那些地痞、那些皇店、那些稅關一掃而光!我們的日子頓時就好過多了!如果他這樣為民做主的大老爺也是狗官,那滿朝文武又是什麽玩意兒?”

“就是,你們算什麽玩意兒!”在百姓們的討伐聲中,那些言官無地自容,連句狠話都沒撂下,就灰溜溜的撤走了。

“來了,來了,虎頭牌找到了。”府上人終於把那倆寶貝找到了。

“用不著了。”高福熱淚盈眶道:“我替我家老爺,多謝諸位街坊了……”

看著外面發生的一切,高拱雖然一直沒有出聲,但也是一樣的熱淚盈眶,這些天來積郁在胸中的委屈憤懣,似乎都松動了不少……

※※※

然而事態的發展,終究不是百姓能左右的,這個早晨發生的小插曲,只如投入河中的小石子,激起一團絢麗的浪花,卻無法改變河水的流向。

言官們見徐閣老堅決乞休、高拱卻堅持回衙視事,無不義憤填膺,愈加猛烈的彈劾起高拱來……非但北京的言官,連南京禦史也參合進來,彈劾的炮火猛烈而持久。每遭彈劾,高拱便上疏申辯求退,然而皇上又會立即下旨挽留,連第二天上班都不耽誤,於是雙方僵持不下,如此月余之後,言官們已是怨氣沖天,在他們看來,正是因為皇帝對高拱一味的徇私,才讓自己總是無功而返的。

於是便有言官上疏,極力抨擊高拱這種‘視被劾為兒戲’的惡劣表現,說高拱這個人,厚顏無恥到了佛朗機也炸不穿的地步,遇到彈劾之後,雖然表面上上疏求退,然而內心十分不以為意。因為他仗著皇上的寵愛,每次遭到彈劾之後,都會安然無恙。一被留用就馬上就得意洋洋地復出視事,且更加的趾高氣揚,天下還有比他更不要臉的東西嗎?

並說這已經成為了朝野中外的笑談,有這種人立在朝堂,正人君子都避之不及,朝廷的風氣也會愈加敗壞,長此以往,連皇上的名聲都會受到牽連。如果下次他再請辭,皇上萬萬不可再加挽留了,還是給他個體面退休,不讓他繼續丟朝廷和皇上的臉了。

遭到這種彈劾,高拱終於無法再安之若素了,只好收拾東西回家,堅決上疏請辭。

皇帝自然堅決下旨挽留,非但如此,為了安撫高拱,表示對他的信任和倚重,封他為少傅兼太子太傅,皇極殿大學士,堪與徐階並駕齊驅。

然而隆慶皇帝這番不恰當的示恩,事實上並非幫助了高拱,而是將他推向了千夫所指的絕境之中——在言官們看來,我們如此賣力的彈劾,高拱竟然還節節攀升,這實在是對言路赤裸裸的藐視,於是不僅對高拱恨之入骨,甚至對袒護他的皇帝也有了怨氣。

急先鋒歐陽再次出馬,彈劾高拱威制朝紳,專擅國柄,甚至連皇上的意志都可以操縱,對於這樣的權奸,如果不立刻罷黜的話,必然成為國之大禍!

之前隆慶只作為調解者,尚可勉強支撐,但現在也成為了被告之一,他便有些不知所措了,只能無力的反駁道:‘高卿忠誠無兩,你們不要這樣說他’,然而他這個皇帝,自登極以來,便整天沉迷後宮,不理政務,上朝的次數用手就能數過來,根本未曾建立起應有的權威,以至於官員們根本不怕他。

於是皇帝的一味偏袒,非但沒有半分作用,反而激起更大的公憤,非但言路大嘩,其他官員也按捺不住,開始上疏攻高,右都禦史王廷相,素來與高拱不睦,自然不會錯過這個落井下石的機會,他陰陽怪氣的上疏說:‘人都講禮義廉恥的,朝廷官員更要做出表率。然而現在朝中有個高某人,被彈劾的滿身是包,還不要臉的賴在內閣,不肯認罪伏法,反而得意洋洋,這種人真是活該犯眾怒啊!另外,我手下的齊康竟然跟這種人狼狽為奸,實在是都察院的恥辱,不從重處罰他,我這個右都禦史,也不要幹了。’

都禦史的表態,對言官們來說,無疑是一種肯定和支持,然而對高黨中人來說,卻是雪上加霜了,尤其是先鋒齊康,被堂上官如此攻擊,只能也上疏請辭了。

然後真正致命的打擊降臨了,有一個人也上疏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雖然他的官位不及王廷相,然而其影響力卻是一百個王廷相綁一起,也比不上的。這就是時任大理寺少卿的海瑞海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