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一章 定風波(上)(第3/3頁)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根本的問題並不在此,但在這個時候避重就輕,用一些更容易得到諒解的話題打動對方,從而建立同理心,其實效果也是很好的,且更容易達成,這是一種談話的藝術。

“我在許多場合都宣揚過,文官武將是我大明的左右腿,哪根偏廢了,都要摔那種爬不起來的大跟頭。”沈默也動情道:“原先的錯誤,正在慢慢糾正,但需要一點時間,才能讓所有人改變觀念。”說著提高聲調道:“但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現在文官被圍在高墻之內,隨時都有喪命的危險。如果我們見死不救,那因為共同抗倭建立起的感情,可就要化為泡影了,從此文武視若仇寇,大家的日子都會越來越難過……”

“大人不用說了。”眾將嚷嚷道:“我們這就去勸那些畜生回營!”

“不急不急。”沈默知道一時激動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與其讓他們去而復返,跟自己說無能為力,還不如一次說清楚呢。他便笑著招呼眾將坐下,轉而和顏悅色的對徐鵬舉道:“公爺說的是,只有架起鍋子煮白米,不能架起鍋子講道理。”

徐鵬舉親眼看著沈默將下面那些難纏家夥的態度,像烙餅一樣翻了個個,驚得半張著嘴巴,心中的欽佩之情,那真是猶如滔滔江水,一發不可收拾。

聽到沈默呼喚,他才回過神來,擦擦嘴角那亮晶晶的一條,幹笑道:“是啊是啊,不能煮白米,哦不,煮道理……”

沈默呵呵一笑,道:“那麽我們就解決一下,白米的問題。”

聽到這話,眾將一下子定了神,就連徐鵬舉也瞪起眼來。沈默的推測,只能說雖不中亦不遠矣……這些將領沒有膽子跟朝廷對著幹,但他們也不想直面憤怒的官兵,因為官兵之所以困頓若斯、憤怒若斯,其中少不了他們的貢獻——虛報空額、克扣軍餉,幾乎是每個將領的必修課。誰也不敢保證,士兵們會不會六親不認,把氣撒到他們頭上。

但這招‘禍水東引’,其實也是‘飲鴆止渴’,士兵們只找那些文官要錢,將軍們眼下無事,但每個人都是朝廷的一分子,將來秋後算賬的還是文官們,肯定不會放過他們的。

所以這些武將一面在邊上幸災樂禍,一面卻心裏惴惴,不知如何收場,沈默的話,雖然只是從側面觸到了他們的心坎,但對於已經亂了心境的眾將來說,卻已經足夠了。

能統一認識,讓他們主動解決問題,對沈默來說,這也就足夠了。他從袖中掏出那一摞借據道:“這裏有何公公和張部堂共同簽署的借條,一共是四十萬兩,眾位知道該怎麽辦了吧?”

眾人互相看看,有那激靈的道:“大人是讓我們,管城裏的富戶挪借?”

“我沒說過。”沈默淡淡一笑道:“我只知道,可以拿這些借條換錢。”至於怎麽做,就是你們的事情了。

對於沈默這樣說,眾將是理解的,他們知道文官們的臭德行,別看現在被圍著,嚇得跟鵪鶉似的,可要是將來知道了,這錢是管城裏的富戶挪借的,肯定又會變成恥食周粟的伯夷叔齊,認為自己被玷汙了,然後輿論沸騰,鬧出不少事端,甚至會狗咬呂洞賓,彈劾沈經略。

這些在後人看來不可理解的事情,卻是這個時代的常情,已經徹底變成明人的沈默,不可能忽略掉。

所以不能借啊不能借,那就只有捐了……所以有時候脫褲子放屁,並不是多此一舉。

武將們充分的領會了經略大人的精神,便各自領了幾萬兩的借條,向富人聚居的北城出發,當然也有很多人直奔秦淮河畔,他們知道在一條條花船上,藏著許多的大財主。

轉眼間廳堂上只剩下沈默和徐鵬舉,國公爺豎起大拇哥道:“服了,兄弟真是服了!我他媽要是有你一半的本事,也不用弄得這麽灰頭土臉。”

沈默理解的笑笑道:“我知道公爺這個位置不好坐,一面心系著朝廷,一面又顧著軍隊的想法,左右為難啊……”

這話真是受用,徐鵬舉心頭湧起知己之感,使勁拍著沈默道:“什麽都別說了,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以後來南京,我家就是你家,我媳婦……就是你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