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零章 圖窮匕見!(第3/3頁)

當天下午,經過一天一夜的狂奔,鐵柱終於抵達了蘇州城西南百裏外的太湖之濱,跳上東山碼頭的一艘快船,行出不到半個時辰,便抵達一座三峰相連的大島。

這個景色秀麗的島,名喚三山島,原先是有人居住的,但自從鬧倭寇後,便搬空回城了,按說應該是杳無人跡才對。

但鐵柱的快船還沒靠近小島,便被一只響箭射中船舷,幾艘小艇從蘆葦蕩中劃出來,一群手持弓箭火銃的,穿著雜七雜八,卻仍然看上去很齊整的漢子,將他團團圍在其中。

鐵柱趕緊一舉手中的令旗道:“府尊大人使者,快帶我去見你們將軍!”

那些人便收起了武器,變換隊形,護著他靠近島上,從一個戒備森嚴的葫蘆口似的港口進去,便見落日的余暉下,無數艘糧船靜靜停泊在那裏,一眼望不到邊……

小船靠了岸,岸上同樣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這些官兵軍容十分整齊,肅穆而安靜,與大明其它軍隊的散漫無序形成鮮明對比。

就連鐵柱也被這種氣氛所感染,不由挺起胸膛,昂首闊步跟著引路的人走了過去。

在一座港口邊的小屋子裏,他見到了久違的王用汲,更加久違的戚繼光,並將沈默的命令傳達給兩位大人。

戚繼光看完命令,遞給王用汲道:“潤蓮兄,你一個多月來的辛苦奔波,今日終於要派上用場了,這第一波的二十船糧食,就由你來押運吧。”

一個多月不見,王用汲面容消瘦了很多,但精神健旺,儒雅的臉上滿是興奮之色道:“戚將軍客氣了,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若沒有您的部下和漕幫,咱們怎麽也不會幹的這麽漂亮!”

戚繼光笑道:“不過歸根結底,還是府尊大人有本事啊!”說著一臉嘆服道:“面子大,關系深,路子廣,誰能鉗制的住?”

“是呀,有道是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王用汲深有感觸地點頭道:“此言不虛啊。”

外面的碼頭裏,共有一百艘糧船,三十萬石糧食!

其中有沈默的師叔,紹興知府唐順之,支持的五萬石;那位惺惺相惜的台州知府譚綸,支持的三萬石糧食,這些糧食確實是被浙江巡撫阮鶚扣下了。但沈默寫一封親筆信,請他的同年加下屬嘉定知縣阮自嵩,帶過去向阮鶚求情。

阮自嵩是阮鶚的親侄子,見到他自然毫無困難,將沈默的信交給阮鶚過目。信上沒有任何托請,只是備述嘉靖三十四年秋闈,阮中丞……當時還是提學副使,擔任浙江主考官,點中紹興五魁,讓他們七子共同登科,才有了後來七人金榜題名,瓊林社天下聞名的佳話。

看到這封文采洋溢,氣息清新的來信,阮鶚一下子從沙場與政壇的昏天黑地中擺脫出來,他這才意識到,沈默雖然跟胡宗憲關系不錯,但更是自己親筆點中的解元!換言之,大三元中第一元,就是自己給他的!這種關系可非同小可啊!

“沈默在你那幫同年中,是個什麽地位?”阮鶚問道。

“這個個人少年老成,講義氣,重情義。”阮自嵩道:“不光那幫紹興的,連我們都很服他。”

“你說……”聽了侄子的話,阮鶚又問道:“如果我和胡宗憲起了沖突,他會幫誰呢?”

阮自嵩笑道:“若是您幫他這次,那還用問麽?”

“呵呵……”阮鶚突然發現,自己是當局者迷,不由展演笑道:“你說的不錯,既然如此,我就把那八萬石糧食還給他吧。”說著又大筆一揮道:“好人做到底,再給他兩萬石,湊個整數吧!”

阮自嵩笑道:“我替拙言謝謝大伯了。”

“少客套!”阮鶚揮揮手道:“即刻發運吧!”

“拙言還囑咐我。”阮自嵩道:“如果您要是給的話,希望能以撥付俞家軍軍糧的名義,從水路送到太湖去。”俞大猷的水軍正在太湖休整,這倒是個好理由。

“這個沒問題,本來就是都在船上的。”阮鶚說完笑道:“看來你那位貴同年,是想狠狠將他們擺一道啊。”說著沉聲道:“他也不怕我不答應,給他告了密?”

阮自嵩呵呵笑道:“侄子可是打了包票的,您老可不能害我。”

“你個臭小子啊……”阮鶚不禁失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