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石破天驚聖人出(第6/18頁)

確信安化王真的反了之後,武宗命令廷臣立即開會,商量如何解決這個麻煩。廷臣開會,頭一個建議就是廢除審計大檢查,廢除劉瑾創辦的盤查法。理由是正是這場審計大風暴破壞了大好局面,才導致了安化王朱寘的造反,所以審計大檢查不取消,國無寧日。

劉瑾這時候才知道事情之嚴重,命令各地正在審計中的錦衣衛急速回京,以免再起亂子。

然後廷臣推出第二個議案,廢除獎懲制度,也就是廢除劉瑾創辦的罰米法。正是罰米法破壞了大好局面,才導致了安化王朱寘的造反,所以罰米法不取消,國無寧日。

連各地開展審計大檢查的錦衣衛都撤回來了,罰米法名存實亡,劉瑾只有認命。

全部的目的都達到了,廷臣這才說實話:實話就是大家都是混飯吃的,不敢招惹安化王朱寘。因此大家建議,將已經開革的老臣子楊一清召回,令其總制陜西、延綏、寧夏及甘涼各路軍務,剿平安化王。

計算一下時間,安化王反叛是在四月初五,消息傳到京城,是第三天,四月初八,然後是廷臣開會,集思廣益,熱烈討論,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到了四月十五日,才任命涇陽伯神英出馬。又拖了六天,才將老臣子楊一清揪出來趕場救火。扣除消息傳報的三天,廷臣整整扯皮了兩個星期。

所以楊一清及大太監張永,是四月二十六日才率京軍三萬人從北京出發,沿途浩浩蕩蕩,風塵仆仆,正行之間,就見前方馬蹄卷塵,一名信使如飛而來:報,遊擊將軍仇鋮有表上奏。

遊擊將軍?這個官有點兒太小了。

楊一清命人接過信使的書信,問道:怎麽個情況啊?

信使道:也沒什麽大事,就是遊擊將軍仇鋮已經擒獲反王朱寘,余者千人一並在押,只待大人一到,即行獻俘。

真的假的?楊一清聽得直眨巴眼兒,那仇鋮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遊擊將軍,手下才幾個人手?安化王朱寘既然造反,必然是深謀遠慮,手下死士定然無數,豈會這麽容易被擺平?

可這是真的,事實上,遊擊將軍仇鋮擺平安化王朱寘的速度與效率,已經創了世界紀錄,只不過十八天的工夫,就將這場叛亂徹底平定了。

這個速度,縱然是已經晉階到聖賢階段的王守仁,也無法辦到的。

那麽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仇鋮,他又是如何幹成這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的呢?

柙中猛虎欲出籠

仇鋮,甘肅人氏,是接了父親的班,才當上這個小小的遊擊將軍的。又因為沒讀過書,與朝中史官沒有交情,史官沒有得到好處,拒絕披露仇鋮的詳細資料。只知道安化王突然造反的時候,正逢邊關有警,仇鋮和副總兵楊英,各率了一支軍馬出屯玉泉營,進入戰鬥狀態。

正在這時候,安化王朱寘反了,派人持信而來,命令兩人立即統兵奔赴寧夏,加入到這場皇帝換屆的正義戰爭中來。副總兵楊英不答應,結果引發了士兵們的憤怒——邊關屯墾幾代人,這些士兵已經是地地道道的寧夏人氏了,父母妻小都在當地,若是不追隨安化王,投入到轟轟烈烈的皇帝換屆戰爭中來的話,只怕安化王不會跟自己的老婆孩子有完。所以士兵們都吵吵嚷嚷要求造反,副總兵楊英孤掌難鳴,單騎逃往靈州,於是部下潰散。

仇鋮的家小也全在寧夏,所以他接到安化王的命令之後,就帶領著部下回到了寧夏。安化王親切地接見了他,說:小仇,歡迎你識大體,明大局,加入到這場正義的戰爭中來。你辛苦了,身體又患有多種疾病,就先交了兵符,去看醫生吧。

仇鋮說:我沒病……

安化王道:瞎說,你怎麽可能沒病呢,有病才對。

於是安化王收其兵符,盡奪其軍。仇鋮無可奈何,只好暫時離休,回家關起門過自己的小日子。而安化王是絲毫也不把他放在心上的,籠中鳥,柙中虎,失去了部隊的仇鋮,是不再具有傷害力的。現在安化王考慮的是,等日後戰爭全面展開的時候,還需要仇鋮替他上戰場,流血賣命,所以先把仇鋮晾在這裏。

前面還有一個單騎逃走的楊英,這廝逃了之後,又重結兵力,殺回來跟安化王的士兵戰於屯河,盡將戰船搶走,讓安化王不能渡河,然後楊英使人秘密送信給仇鋮,要求仇鋮做內應,大家一起來幹掉安化王。

仇鋮接到楊英的書信,頓時心生一計。

他派人忽悠安化王朱寘,說:陛下,不得了,官兵的大隊人馬已經來到,馬上就要渡河而來,當此之時,陛下欲何處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