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電影節?(第2/2頁)

阿謀有《痛苦與榮耀》,沈夢溪則有《看不見的客人》……

多好!

現在,平遙影展來搶片子……

沈夢溪不是很想答應。

“你去跟他們說一下,就說我已經答應雅各布會把電影帶去戛納……”

“……那好吧,”執行制片猶豫一下:“導演,要不然您親自去跟他們說?”

“……行!”

……

老賈想做電影節,而且不只是小眾的電影節……

其實平遙國際電影節,從它誕生就帶有獨特的氣質,這種氣質來源於賈章柯、來源於平遙古城的地標、或許也來源於藝術總監馬克·穆勒的策展安排。

獨立、文藝、小眾電影……

就是它的符號!

但是老賈想做大,不想小眾!

怎麽做大?

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讓沈夢溪也加入……

有沈夢溪的地方,就由大眾關注!

你說,為什麽不找流量?

邀請楊小蜜之類的擔任形象大使或者宣傳大使……

那還叫電影節嗎?

不如叫金鷹獎!

“賈導演……”

“馬可·穆勒先生!”

沈夢溪很熱情走了出來……

“沈導演……”

三人直接用中文交流——馬可·穆勒一嘴流利的中文。

其實威尼斯電影節定位挺惡心的,新任主席阿爾貝托·巴貝拉親口說的:電影節是為制片人提供可能性的。

我們有充分的自由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其中也包括那些有著嚴格審查機制、不允許作品自由流通和被觀看的國度。

什麽意思呢?

就是鼓勵第三世界國家的導演拍一些禁片!

所以,這幾年,中國電影不怎麽參加威尼斯了……

“我已經答應雅各布會把電影帶去戛納……所以……”

沈夢溪聳了聳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