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出師二表再興夙志,幹戈重啟又赴征程(第2/5頁)

諸葛亮手上部分文書,口裏還在吩咐公務,說的事偏還多,一樁接著一樁,像蛛網似的越織越多。

張裔一面打量姜維,一面聽諸葛亮說話,一面還要用心記下。那壁廂,姜維已聽暈了,好似一桶糨糊似的粘得沒個清爽。驚奇的是張裔卻不顯窘迫,諸葛亮說一件,他應一件,也不再問,似乎統統存在心底,並無窒礙,姜維頓時對張裔刮目相看,佩服得五體投地。

“都記下了?”諸葛亮問。

張裔輕松地說:“記下了。”他在腦子裏過了一遍諸葛亮叮囑的事,撿著要緊的稟道:“下官明日便去臨邛案行火井,南中交錯賦稅的笑話,稍後便去請尚書台敕令……”

諸葛亮滿意地點點頭:“成都的事有勞君嗣費心。”

張裔謙讓了兩句,他囁嚅了一下:“丞相以裔為留府,持掌庶務,裔自然該當盡心竭力,不負丞相所托,但裔有些顧慮不得不言。朝廷諸事繁多,輕重緩急不一,處分也當各隨權宜,然丞相府諸吏皆無便宜之權,尋常之事自可隨例而舉,若遇需緊急處分之事,不及千裏請命,恐會耽誤國家要務,望丞相裁察。”

話雖說得隱諱,諸葛亮卻知道張裔的心思,身為留府長史,卻沒有便宜之權,事事受著掣肘,無論大事小事皆要千裏請命漢中,確實貽誤朝政。他沉默了一會兒,卻向修遠點點頭,修遠捧著一方紅漆盒遞給了張裔,張裔正沒個計較處,卻聽諸葛亮說道:“此為丞相之印,此次我給你便宜之權,可隨情處分,望你體公忠之心,百事以國事為重。”

諸葛亮竟然把丞相印章交給他了,張裔激動得滿臉潮紅,手心燙得要燒出火來,那印盒子壓下來,沉甸甸的,仿佛托著一座燦燦的金山,閃耀得世人都生出匍匐的恭敬心。

諸葛亮看著張裔,隱隱的不放心讓他不得不多加叮嚀:“望君嗣為國家計,為社稷計,諸臣精誠團結,方能克定萬難,成濟大業。”

張裔心裏噗噗彈跳,他自然知道諸葛亮話裏的意思:“丞相苦心,裔不敢不遵。”

“不是敢不敢,而是做不做。”諸葛亮語重心長。

“是。”張裔踏踏實實地說。

諸葛亮其實仍舊不安,可若是再催逼,反而會激出反感,他能做出一番經天緯地的大事,卻不能掌控人心。

諸葛亮終於看向姜維:“伯約……”

姜維還在懷著一腔佩服思量張裔,聽見諸葛亮喚他,像從夢中拽出來,微微一顫。

諸葛亮不介意地一笑:“前日我將八陣兵訣交給伯約,伯約看到何處了?”

姜維斂神道:“丞相將八陣兵訣交與姜維精研,只是維愚鈍,八陣壸奧幽微,維不能參透,望丞相不吝教導!”

“何處不明?”諸葛亮的語氣很和藹。

姜維回想著,一字字背誦道:“丞相陣法雲:數起於五而終於八,陣數為九,中心零者,大將握之。四面八方,三五相參……”他停了停,“維不明的是,五八之數是為何意,既然做八陣,又如何是九?”

諸葛亮笑著卻是一聲稱贊:“問得好!”

姜維霎時呆住,不能參悟陣法還是好事?他疑惑地望向諸葛亮,見到的是慈愛和信任的微笑。

諸葛亮微笑道:“伯約疑問八陣數理之變,而此變正為八陣準的,因此是問對了!”他望著姜維,聲音既柔和又動聽,“伯約可知黃帝丘井之法?”

姜維微一聳眉峰,轉瞬之間,驀地喜道:“莫非丞相八陣源於黃帝丘井?”

諸葛亮沒說話,羽扇在胸前緩緩搖動,臉上是靜穆的微笑,眼裏流露出鼓勵的神色。

姜維鼓了勇氣說:“維鬥膽揣度一番,或者丞相八陣乃依丘井阡陌設陣,中央為王田,是為主將所君,前後左右共八井,是為變陣,那五之數呢?”

諸葛亮和緩地說:“前後左右中為五,再變而為八,中則主導,齊五八九之數,臨敵之時,依勢而變,前可為後,後可為前,旋轉不休,諸部相連,鬥陣雖亂,而陣法不亂!”

“若然,而中央是為虛否?”姜維又一問。

“虛虛實實,中央指揮四方八面,虛為其不在八面之內,實為其起變化之端!”

姜維徹底明白了,他深深地一揖到底:“謝丞相開茅塞!”

諸葛亮朗然一笑,持著羽扇往前一伸:“何須大禮,伯約虛心向學,一點便透,我心甚慰!”

姜維被他誇得赧然,也不知該如何作答,只得默然無聲。那邊張裔聽諸葛亮稱贊姜維,又是羨慕又是感嘆,怪不得皆道諸葛亮以姜維為心膂幹臣,果然不虛。

諸葛亮道:“八陣為我多年潛心所研之法,奈何事務繁瑣,一直未曾大行於軍。然與魏軍相比,我軍兵力單薄,又多為步兵,決戰之時,勝算無多,唯有施此兵陣,方有全勝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