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吳蜀結深仇,劉備矢志東征(第5/5頁)

劉備仰首一思:“無妨事,讓李正方給孟子度去封信,就算使者去不了北方,探探口風也好。”

諸葛亮聽懂了,李嚴和孟達交好,孟達自被劉封逼反,李嚴生怕禍及身,旬月來數度上表請罪,劉備軟語相慰,寬以恩意,方才緩解了他的自疑。孟達如今被曹丕任命為新城太守,恰鎮守東三郡,若關中隴右的路走不通,可從東漢水北上魏國,一為吊唁,二也可探孟達有否返誠之心,三還能檢驗李嚴的情偽。諸葛亮摸透了劉備的心思,卻不會輕易袒露,只簡短地說:“也好。”

劉備瞟著諸葛亮手裏的第二份文書:“那信裏說的是什麽事?”

“和第一份差不多,只是人不一樣!”諸葛亮將第二冊竹簡也交給劉備。

“差不多?”劉備疑惑起來,竹簡展開,字數也不多,短短的幾行而已。可他還沒看完就“噌”地立起來,似喜似狂的神情忽然閃過眉目,他將竹簡一丟,仰天長笑。

他拍著被子歇斯底裏地號叫:“死得好,死得好!”情急起來,“啪啪”地打著那冊竹簡,像是在敲著誰的骨骸,“呂蒙,你這個卑鄙小人,你也有今天,便宜你了。我本還想有朝一日親手斬了你人頭,為雲長報仇,你自己卻一命嗚呼了,老天真是對你仁德!”

挖骨錐心的狠話刀子般紮下,諸葛亮暗自嘆息。他知道劉備心中的仇恨一天也沒有放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反而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濃厚。

劉備忽地轉過身子,目光像錐子般尖銳:“孔明,我欲發兵東吳,奪回荊州!”

諸葛亮抓住羽扇的手一顫,幾乎掉在地上,又聽見劉備惡狠狠的罵聲:“碧眼小兒,你等著,我定也叫你身首異處!”

“主公,”諸葛亮緩緩道,“發兵東吳,茲事體大,切不可意氣用事!”

劉備擺擺手:“我沒有意氣用事,病了一個多月,我每日都在尋思這事。荊州之失,不可不奪,雲長之仇,不可不報,二者皆不能舍,怎不發兵?”

諸葛亮耐心地說:“如今東吳新得荊州,氣焰正高,貿然發兵,他們以全力來守,我們無全力以攻,荊州之仇恐難得報!”

“我們也以全力去攻!”劉備似下了不可轉圜的決心,語氣一次比一次堅決。

諸葛亮知道現在想要說服劉備,無異於以卵擊石,不僅勸不了,還可能火上澆油,他婉轉地勸道:“主公復仇之心,亮也同感,只是一則東吳勢強,必在荊州嚴守以待,我方東進,師途遙遠,以疲累之師對安逸之軍,勝敗難定;二則東吳已稱臣北方,我們起兵伐吳,北方若擾攘後方,我方恐兩面受敵;三則我們新喪荊州,再失東三郡,元氣大傷,士氣低微,臣僚氣衰,非假時日不得恢復,不如緩過這一陣,先看看諸邊形勢,再作定奪如何?”

諸葛亮的分析頭頭是道,劉備掂量著這三點意見,想了又想,到底是覺得諸葛亮有道理,他又不甘又無奈地嘆了一口氣:“也好,先看看形勢吧。”

諸葛亮緊張的情緒登時松弛了,本想再進幾句婉語,卻聽劉備用不容轉圜的語氣說:“總有一日要出兵東征,奪回荊州!”

他發著血淋淋的誓言,像是捏碎了自己的骨頭,一塊塊伴著血吞沒,那兩冊文書死死地抓在掌心,掐得指甲烏紫。

諸葛亮忽然覺得透骨寒冷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