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鬥豪強只有鐵腕(第5/5頁)

“軍師將軍乃左將軍股肱重臣,本該我們巴結,卻勞你贈禮,慚愧慚愧!”吳壹抱著茶筒,連連地嘆氣。

諸葛亮靜靜微笑,神情極是親切安詳。

諸葛亮的盛情讓吳壹初來的忐忑稍稍消融了,他小心翼翼地說:“壹此來,有一件事想麻煩軍師將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若是不成,也不打緊!”話裏模棱兩可,仿佛拆了線的珠子,滾得滿地亂竄。

諸葛亮怎聽不出他話中有話,他很平靜地說:“但言無妨!”

吳壹盡量綻出殷殷的笑容,放平了聲音說:“壹聽說左將軍之妻原為吳侯之妹,一年前或許有些齟齬,回返江東去了。自然,壹何人也,怎敢擅自揣測左將軍家事,縱是有一二不宜,壹也不敢亂言聲張。”

諸葛亮不多言,他其實已猜出了吳壹的五分來意,卻只緩緩地拂著羽扇,臉上含著靜穆的笑。

“壹是覺得,如今左將軍椒房懸空,因而有了個冒昧的念頭,想向軍師將軍咨問一二,可與不可都無甚要緊,不過是壹的卑小想法!”吳壹惴惴的聲音像飄在天上的塵埃,遠遠地能聽見,只是靠不近。

“子遠但言,無須顧忌。”諸葛亮鼓勵道。

吳壹極是小心地說:“壹有一妹,雖不敢說德貌無雙,也足堪溫良。壹有個大膽的想法,想將妹子聘於左將軍,為左將軍執帚,不知……”他匆匆地住了口,惶惑不寧地盯著諸葛亮。

諸葛亮平靜地笑了一下,語氣卻很淡:“求姻緣是好事。”

“孝直那裏,我也咨問過,他也不反對。”吳壹小聲地補充著,他像是作奸犯科,不忘記拉一個有頭臉的同夥。

諸葛亮醒悟了,原來這就是法正給劉備做的媒,吳壹和法正勾連好,卻到底不安心,還得尋上自己,兩個心腹保媒,不愁婚事不成。

吳壹接著那話茬,咬著字眼說:“不知軍師將軍可否在左將軍面前稍加進言,壹不敢強求,婚姻大事,非同尋常,總要兩家自願才好。壹深知自己卑鄙,很怕配不上左將軍,躊躇良久,因而貿然請於軍師將軍,懇求軍師將軍指點迷津!”

政治聯姻雙方得利,諸葛亮絕不會反對,但他不會顯出喜怒之色,用非常平靜的聲音說:“子遠兄一番美意,亮深為感佩!”

話語很短,吳壹聽出了希望,他不敢多語,虔敬地望著諸葛亮,仿佛一束仰望陽光的太陽花。

“如此,既然子遠兄有意,亮且去與主公商榷,成與不成也在主公一念!”諸葛亮用心地說。

無須許下確定無疑的承諾,有了諸葛亮的這句話,吳壹心裏懸吊的大石頭落了個結實。世人誰不知劉備最倚重諸葛亮,只要諸葛亮肯出面說話,劉備哪有不依從的,他欣喜若狂,面上帶了喜色說:“謝軍師將軍成全!”

※※※

微風輕悄悄地從半掩的門後溜進來,飛上粗大的房梁,在椽子之間縈繞,再慢慢墜落下來,落在稍稍躬下的背脊上,輕輕地撫摸著,流連著。

劉備盯著那被風吹動的浮塵,目光從門外退回到門裏,緩緩地回過身來,狐疑地問道:“這門親可許?”

不等諸葛亮開腔,法正搶先道:“可許!”

劉備猶豫道:“可是,此婦先聘給劉璋兄弟劉瑁,我與劉瑁為同族,恐怕於禮不合。”

法正爽利地說:“論其親疏,何與晉文公之於子圉?”

劉備當然知道晉文公的不倫之姻,子圉是晉文公的侄兒,他的妻子為秦穆公的女兒懷嬴,秦穆公先把女兒許給子圉,後又許給晉文公,以一女子之身結成兩段秦晉之好,後世的道學家雖極為不齒,但晉文公卻因此獲得了秦國的全面支持。法正這是借古諷今,勸說劉備勿念虛禮,為了千秋大業,娶一女子而得益州豪門人脈,獲利匪淺。再說,若計較親疏之別,晉文公以叔叔娶侄媳,劉備到底和吳壹之妹隔著遙遠的血脈關系,比起晉文公之舉,劉備還能給自己遮上一面合情合理的道德帷幕。

劉備過不去心裏的那道坎,他又看看諸葛亮,諸葛亮勸勉道:“此女有富貴之相,倘配主公,甚好!”

兩位心腹幹臣都贊同自己聘婦,劉備倒覺得自己心思小氣了,他用力揮起手,像是把最後的猶豫也趕跑了:“罷了,便應允了吧。”

“恭喜主公!”諸葛亮和法正同時參禮祝賀。

劉備卻不覺得特別喜悅,反而有些淡淡的惆悵,像雲深處伏低的一縷煙,是嵌在心底的一滴淚。不知為什麽,他想起了很多人,有些不記得名字了,有些記得,卻忘記模樣,仿若流逝的青春,在亂花飛絮間被夕陽剪成了碎影。

風吹開了門,晃動的門軸像誰舞劍的胳膊,雖然頻頻顯出淩厲勁兒,卻始終揣著女孩兒的頑皮,古怪的憂傷在心口漸漸泛濫,他長長地嘆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