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九章 馬嵬坡(二)(第2/5頁)

韋見素不理會他,他只向李隆基急切地說道:“安西節度使李清在隴右還有數萬精兵,陛下可詔之來勤王,現在長安還有兩萬羽林軍可用,再動員百姓上城防守,實際上只要堅持兩天,安西軍就能趕到,陛下,安祿山可用之兵也並不多,他要防河東軍南下,必然不會傾兵前來,這樣,我們未必沒有機會,請陛下三思!”

“若李清不肯來勤王呢?”楊國忠此時怎麽能容忍李清坐大,一但李清率兵前來,他比哥舒翰還要威脅自己的相位,他立刻反駁道:“韋尚書所言都建立在假設之上,若李清不肯來,若安祿山傾兵前來,一但包圍了長安,陛下再想走就晚了,還有,這些羽林軍平日養尊處優,去唬唬老百姓還行,讓他們上城打仗,恐怕見到血就攤了,守兩天?虧你想得出,我看連一個時辰都守不住,陛下,不能冒風險,三十六計,走為上。”

“陛下!要以社稷為重啊!”

“好了!都別說了。”李隆基心中極為厭煩,他既想走,可又不願擔這個丟棄祖業的責任,便向他們揮了揮手,“你們都下去吧!”

待兩人退下,李隆基背著手在房間裏煩躁地來回踱步,楊國忠雖然是勸他跑,但他頗為心動,而韋見素說的也見幾分道理,可是風險太大。

忽然,一個念頭從他心裏冒起,自己為何不先立太子,命太子守長安,自己去蜀中呢?一但長安不守,自己立刻宣布讓位,那丟長安的責任就不在自己身上,如果長安不丟,自己再回來繼續做君王好了。

想到此,李隆基精神大振,他剛要下旨,忽然又猶豫了,照他的本意,是立李豫為儲君,可反對李豫的人實在太多,一但立他為儲君,不但眾人不服,而且他也鎮不住中原地區的軍閥,如果最後導致他們各自割據,那才是更嚴重的問題。

李隆基頭又痛了起來,左思右想也下不了決心,只得將此事先擱在一邊,這時,高力士在一旁低聲道:“皇上若拿不定主意,不妨休息一下,精神好了,或許就能定下事來。”

李隆基揉了揉眼睛,回頭問他道:“內侍,你來說說,現在朕該怎麽辦?是走還是不走?”

高力士輕輕咳嗽一下,這才緩緩道:“老奴以為,陛下應該做兩手準備。”

“你說說看,朕想聽你的意見?”

高力士謙卑地低下頭,小心翼翼道:“哥舒翰那邊老奴估計已經兇多吉少,就算他還有兵趕回來,也進不了潼關,現在叛軍占領潼關而沒有立即進軍的原因,可能就是哥舒翰那邊的戰役還沒結束,這是個機會,陛下應立刻收拾東西,準備隨時離京,另一方面也要派人去詔李清進京勤王,就算他趕不上叛軍進長安,但至少也能護衛陛下安全入蜀。”

“內侍也不贊成朕留守長安嗎?”李隆基的聲音有一點顫抖,高力士一向是他所信任之人,若他也贊成自己離京,那真就沒有必要再留在長安了。

高力士嘆了口氣道:“韋尚書想法是好的,可就是有一點書生意氣,叛軍兵鋒所指,誰還有心守城,他們只要抓來幾千人當眾殺掉,再說一聲投降者不殺,那長安就崩潰了,真的就象楊相國所言,能守一個時辰就不錯了,所以老奴替陛下安全考慮,不主張留長安。”

高力士一席話使李隆基終於下定了決心,他立刻下旨道:“傳朕的旨意,封安西節度使李清為安西郡王,食邑五千戶,並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其下諸將皆官升一級,命其火速進京勤王。”

旨意發出,李隆基輕松了許多,他回頭對高力士笑了笑道:“果然只有內侍才知朕之心,內侍也有家人,朕給你兩個時辰的假,你去將老妻和兒孫們都接到宮來。”

他見左右無人,又低聲囑咐道:“記住,是接到大明宮,咱們從那邊走。”

……

高力士得了假,急急惶惶趕回府中,盡管他勸李隆基做兩手準備,其實他心中也發慌,倒不全為自己,而是為自己的寶貝孫兒,他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這個聰明伶俐的孫兒身上,一但安祿山進城,他豈能不報復自己?

一路上,只見長安一片混亂,家家戶戶都在敞開門收拾東西,春明大街上全是黑壓壓的馬車,在馬車的兩邊則是十幾條扶老攜幼的人流,他們每個人都眼露驚恐,肩上扛著大包小包,人群中不時發出焦急的喊聲,每個人都踮腳向東探望,這是東市馬車隊的貨物太多,將通化門堵死了。

此時,往日繁華的妓院酒樓一片消寂,只有太白樓勉強開門營業,高力士心中感慨不止,但他也不敢停留,急令馬車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