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戰爭背後的戰爭(第2/3頁)

再往前面是一個被散兵掃過的村子,瓦礫和燒焦的木頭堆中一堵殘破的山墻搖搖欲墜;破碎的油燈,變形的窗戶上扯著一張破紙在風中撲騰。還有一個掉隊的傷兵,綁著肮臟的粗麻布蹲在一輛癱倒的大車上,眼神陰郁而憂傷。

與官道平行的二裏外便是渭水,數千民夫正艱難地拉著一隊大船,發出低沉地、有節奏地、震人心魄的號子,大船上裝載著各種重型攻城器和車弩,尚未組裝雲梯、巢車、樓車,船舷兩邊還擺著一排巨大的地聽,船上還有可怕的霹靂車,需兩百人挽發;噴發火油的‘噴火器’,及一桶桶配用的火油,都被重兵護衛著。

這支隊伍是遠道而來的京師左千牛衛,約有二萬余人,主帥為將軍董延光,他們的目的地是三百裏外的蘭州,行軍異常緩慢,隊伍已走了整整三日。

一支騎兵隊從隊伍旁飛馳而過,濺起大片的汙水,幾個士兵躲避不及,身上臉上都濺滿了汙泥,一個士兵跳腳大罵,“我操你娘!”

話音未落,‘啪!’地一聲脆響,滿是汙泥的臉上又多了一條血紅的鞭痕。

一匹馬從他身邊疾駛而過,帶起一片風聲。

“董將軍!”

騎兵隊飛快地駛到董延光的身旁,秋雨連綿不絕,寒氣襲人,軍士厚衣不足,軍中已病倒數千人。

董延光滿臉褶皺的臉陰沉下來,眼睛裏閃過一絲恨意,還沒到鄯州,士兵已減員兩成,自己的士兵都是府兵,衣甲、被褥都要自備,家境窮一點的士兵,還穿著夏天的薄裳,自然耐不住秋寒,而皇甫惟明的隴右軍卻是由朝廷或地方供養,同樣是去打仗,可待遇何其不公。

按照兵部的部署,董延光只駐防鳳翔,防止隴右軍戰敗,被吐蕃突入關中,但他剛剛接到皇上密旨,命他率左千牛衛前去駐防蘭州,皇上此舉的具體用意他卻不知道,這也正是他的煩惱所在。

“傳令下去,全軍就地紮營!”

他馬鞭一直遠方,又森然道:“命前面的渭州刺史,給我準備三萬件冬襖,最遲下午送到軍中,否則我親自進城去取。”

……

邏些,陰影籠罩中的布達拉宮,東升的太陽正從茫茫滾動著的雲海中探出頭來,瞬間的光輝將布達拉宮照耀成金色,宛如一座巨大的雕像,莊嚴而肅穆,在宮下的廣場上,旗幟飛揚,號角聲嗚咽,三千多吐蕃騎兵列隊整齊,準備護衛他們的贊普赤德祖贊北巡青海。

在隊伍中央,有一輛十八匹馬拉的車,車身寬大,上面是一頂巨大的橢圓形的帳篷,仿佛一只神鷹的白色鳥蛋,在朝霞下熠熠閃光。

低沉而悠遠的長號聲再次響起,在蒼茫的天穹下回蕩,從高聳的布達拉宮上緩緩走下一行黑色的小點,仿佛是一隊出巡的兵蟻,漸漸地黑點越來越大,是一群馬隊,近百名甲士簇擁著他們贊普赤德祖贊而來,他年約五十余,方面大耳,身體壯實,一雙眼睛仿佛雪山上的神鷹,閃射著懾人的精光。

景龍三年,剛剛即位的赤德祖贊迎娶中宗養女,即李隆基之妹金城公主為妻(也僅是側室),由於金城公主的努力,唐蕃在開元年間確定了邊界,雙方戰事平息,僅一些小規模的邊境沖突,尤其在開元十七年唐奪取石堡城後,吐蕃更是偃旗息鼓,等待時機。開元二十九年金城公主病逝後,吐蕃強硬派開始掌權,以大論倚祥葉樂(本書此人已死於南詔)為代表,他抓住隴右防禦懈怠的良機,於當年偷襲石堡城成功,一舉扭轉戰局。

又經過數年的積蓄,吐蕃兵力漸漸強大,此時,赤德祖贊的野心已膨脹到極點,他嘗到了偷襲的甜頭,八月,派大將鐵刃悉諾羅長途奔襲沙州,卻被沙州都督李清殺得片甲不留,大敗而歸,但箭已上弦,他的目標依然是富庶的隴右,為完成戰略目標,赤德祖贊決定出巡九曲,其實質便是親征,留新任大論尚檢贊主持國內政務。

赤德祖贊在百騎侍衛的護送下,緩緩來到車駕前,他向前來送行的吐蕃百官一一揮手告別,踏進了帳內,百聲長號聲齊鳴,騎兵開始出發,車駕隆隆啟動,在湛藍的天空下,向著遙遠的北方逶迤而去。

……

隴右鄯州,隴右、河西節度使皇甫惟明正跪在香案前聆聽皇帝陛下的聖旨,“……封校檢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望卿能早日拿下石堡城,為朕分憂,欽此!”

“臣皇甫惟明叩謝聖恩!”

皇甫惟明緩緩起身,從太監手上接過聖旨,笑道:“公公一路遠來不易,辛苦了。”

宣旨太監是個新面孔,名叫馬英俊,長一張馬臉,卻和‘英俊’二字達不上半點關系,歷史上在唐肅宗李亨臨終前的宮廷政變中,此人便是張皇後的得力幹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