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戰爭背後的戰爭

天寶四年秋,吐蕃寇邊,吐蕃贊普赤德祖贊以大唐在沙州率先越界為由,派論莽布支為主將向石堡城增兵三萬,窺視隴右,又派外甥吐谷渾王率軍兩萬進駐九曲地區,從側面支援石堡城,而大唐隴右節度皇甫惟明以戰要搶先機為上,也出兵五萬,命副將褚直廉為先鋒向石堡城進擊。

似乎所有的目光都圍繞在這座石堡城上,石堡城,吐蕃稱作鐵刃城,也就是今天的青海湟源縣,是唐時吐蕃人建造的險要軍事城堡,距城不遠處就是赤嶺(今日月山),唐蕃分界地。

石堡城背靠華石山,面臨藥水河,座落在一座褐紅色的懸崖峭壁上面,三面皆是斷崖,依一條窄徑而築,易守難攻,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開元十七年三月,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祎采取遠距離奔襲戰術,日夜兼程殺奔石堡城。吐蕃守城官兵措手不及,傷亡甚眾,石堡城再落唐軍之手,李隆基遂改石堡城為振武軍,留兵設防,自此,唐河西、隴右地區連成一片,吐蕃因石堡城丟失,遂向大唐求和會盟。

但開元二十九年,河西、隴右節度使蓋嘉運不思防務,石堡城被吐蕃偷襲成功,再度失守,後來天寶八年,哥舒翰率數萬大軍進攻石堡城,城上只有四百吐蕃軍,卻擊斃唐軍數萬人,最後才被哥舒翰用計奪下,哥舒翰也因此戰威名大震,被封為西平郡王,由此可見石堡城的險要和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長安,大明宮紫宸殿內,大唐關於隴右戰役的內閣會議已經進行了整整二個時辰,氣氛異常凝重肅穆,連老邁的禮部尚書席豫也半靠在座位上,繃緊嘴唇,目光嚴峻,此刻,右相李林甫在向大唐皇帝李隆基進行最後的陳述。

“從長安、鳳翔調撥的十五萬石米已運至鄯州,另外隴右軍畜力不足問題交太仆寺會商,從原州、隴州、鳳州、涼州調集馬、騾萬匹,再由當地官府出糧米補償,臣又與左相及戶部會商,從關內、劍南十四州征集三萬民夫,免其今年租庸。”

李隆基微微點頭,李林甫做了十幾年宰相,這些事已熟能生巧,自然會辦得妥當,他更關心的是軍隊調配,便又問兵部尚書裴寬道:“調京師軍向鳳翔(今寶雞,為長安西面門戶)增兵之事進展如何?還有河西、安西、朔方各軍府的兵力調配是否已經辦妥?”

裴寬跨出一步,向李隆基沉聲道:“稟陛下,京師左右威衛和左右千牛衛已開赴鳳翔,河西、安西、朔方各軍府均已處於一級戰備,可隨時聽候調令,所需軍械物資均已調撥完畢。”

“如此便好,雖此戰是吐蕃挑起,但我軍要掌握戰局的主動,前月,西突厥已被回紇所滅,而上月,契丹及奚的叛亂被安祿山鎮壓,北方諸事皆平,惟有吐蕃是我大唐心腹大患,它一日不滅,我大唐便一日不靖。”

李隆基傲然挺立,威嚴的聲音遠遠傳出偏殿,“傳朕的旨意,加封皇甫惟明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此戰若能拿下石堡城,朕將給有功將士加官進爵,厚賞三軍!”

……

一場連綿的秋雨剛剛下過,天空依然在飄著零星的雨絲,戰爭的陰雲籠罩著隴右大地,在戰爭面前,一切都要服從軍隊,糧食、壯丁、船只、牲畜,隨時都有可能被征用。

鳳翔以西,寬闊的、滿是泥漿的官道上,遮著油布的糧車、裝有麥杆和幹草的大車、輜重車,還有巨大的浮橋船,搖搖擺擺地、吱吱嘎嘎地向前移動,天空中細雨飄飛、秋寒蕭瑟,剛收過的田畦和路邊的水溝都積滿了雨水。遠方的密林顯出模糊的輪廓。

唐軍踏著泥濘、冒著細雨,伴著吆喝和詛咒,雜著皮鞭的劈啪聲和車軸的吱嘎向西北挺進,聲勢浩大,有如海潮。不時可以看到官道兩旁,躺著奄奄一息的牲口或牲口屍體,還偶爾有一輛輪子朝天的大車。有時一隊騎兵沖入這股人流於是士兵們就不斷地叫喊、詛咒,馬也立起身子不停地嘶叫,一輛滿載糧草的大車,就會滾下斜坡,車上的人也跟著滾下去。

前面,車輛的洪流中間,士兵排成長長的隊列,踩著粘滑的泥濘艱難地行進。人流中夾雜著運載刀槍、弓弩等輕武器的馬車,押運兵就趴在車蓬,不斷地有人跑出隊伍,鉆進田野,蹲下去。

再前面是高級軍官的隊伍,大隊親兵擁自己的將軍,不時還可以看見幾輛馬車,裏面坐的是文官和參謀,一會走過一片密林,因爭奪休息地方而騷亂起來,一會兒又展開隊列,跨過小河,接著便有新的馬車滿載糧食、幹草和鐵蒺藜從兩邊湧入,偶然還有一小隊斥候騎兵搶到這個隊列的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