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勝敗之間(第2/2頁)

眼見得那些兵士應了一聲,便如狼似虎地撲往各處,王守一只覺得一顆心如墜冰窖,不由自主跌坐了下來。見那軍官沒有立時離去,而是依舊站在堂上,他不禁咬牙切齒,這一刻異常希望自己一向覺得木訥礙事的蔡國公主能夠在此處。盡管並非一母同胞,可那畢竟是李隆基之妹,興許還能入宮為自己求情轉圜。正當他胡思亂想之際,他只聽得那軍官突然又喝了一聲來人,他慌忙擡起了頭。

“我差點忘了,之前祁國公命煉藥的那僧人,立時派人前去捕拿!”等到又一撥人應命離去,回頭看到王守一面若死灰,那軍官方才緩步上前去,竟是在王守一面前蹲下了身子,繼而陰惻惻地笑道,“好教祁國公得知,陛下之前去見皇後殿下的時候,曾經讓隨行侍禦醫診脈,結果皇後殿下並未診出滑脈,所謂有妊,不過是你們思念太切,以至於弄錯了。”

倘若說剛剛已經萬念俱灰,那此時此刻面對這個消息,王守一簡直仿佛是被人一棒子打懵了。他只覺得面前好似天旋地轉,就連那張近在咫尺可惡的臉,也顯得有些模模糊糊。朦朧之間,他又聽到那軍官在他耳畔嘟囔了一句什麽。

“善惡到頭終有報,楚國公冤死在九泉之下,已經等得太久了!”

次日一大早本是常朝。然而,在奏事之前,李隆基甚至不給百官一個勸諫的機會,便以王皇後行巫蠱厭勝事為由,令中書省擬定制書,廢皇後,別室居住。若是以別的緣由廢後,不論是無子還是善妒,群臣都少不得勸諫一二,但巫蠱這兩個字實在是聳人聽聞。

天子又冷著臉說就在皇後所居的含涼殿中搜出了實證,王皇後無所辯解,哪怕是宋璟這樣敢於直言的,也不禁為之沉默了下來,更不要說張說早就得了武惠妃所饋重禮,而源乾曜心中對姜皎之死耿耿於懷愧疚得很,更不會替王皇後說什麽好話。一時間,滿朝文武一片緘默,這素來會引發軒然大波的廢後之事,竟無一人為之陳情!

而廢後的同時,就在朝會上,王皇後之兄祁國公兼駙馬都尉王守一亦是被貶為柳州司馬,即刻起行。柳州之遠,不遜於當初姜皎當初被貶的欽州,因而杜士儀站在諫官之列,見王守一被人一左一右架上來,癱軟在地不復往日驕橫跋扈,他不禁在暗嘆了一聲。

這還真是天理昭昭,報應不爽!他此前設計必定沒有這樣激烈的效果,不消說,武惠妃極可能在其中推波助瀾!

這一場偌大的廢後風波來得如此激烈,卻猶如一夜疾風驟雨後又再度雨過天晴一般,天子既昨日之後再次駕臨麗正書院。得知四卷大唐六典在連夜趕工之下,已經全都抄錄完畢,等到張說親自送到了自己手中,李隆基隨手一翻,面上便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朕建麗正書院,是為了昭顯大唐並不只有軍功,尚有文治。《六典》若成,諸卿全都居功至偉。如今州縣刺史縣令乏人,因而朕出朝中清要名臣為刺史,又令百官舉賢為諸縣縣令,不知諸卿可有人才要舉薦的?”

這舉薦人才為朝中言官諫官甚至於郎官的,必然會被人感恩戴德,可要舉薦人才為外官縣令的,說不定會被人怨恨一輩子,因而,眾人你眼望我眼,卻礙於天子仿佛極其熱切,不得不在夾袋中努力尋找可有符合李隆基期望的人。而面對這樣的機會,杜士儀立時出聲說道:“陛下,臣願自薦!”

昨天杜士儀已經如此陳詞過,如今時過境遷,竟然還願意當眾自薦,足可見其心確實坦蕩,一時間,李隆基頓時大為滿意,當即吩咐卿且言來。等到杜士儀自陳了自己的優勢劣勢,又大表了一番決心之後,還不等他順勢答應,卻只見杜士儀身邊年紀大個十多歲的青年亦是朗聲說道:“陛下,臣也願自薦!”

杜士儀肯出去當縣令,不管是出於王毛仲一直想打壓此人,還是出於杜士儀和如今風頭正勁的宇文融相交不錯,抑或是其本就是源乾曜贊賞嘉許的人,張說完全樂見其成。可王翰非得跟著摻和,他就不禁氣壞了。

他幾乎想都不想便重重咳嗽了一聲,隨即假作偶感風寒的樣子,誠懇地說道:“陛下,杜拾遺曾經觀風北地,又去過奚王牙帳,雖年輕卻閱歷頗豐,足以經管一縣之地。王拾遺卻更善文詞,留於麗正書院修書最為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