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

天子巡幸洛陽,朝中雖有不少文武隨行,但留守長安的更多,如裴寧這樣的集賢殿校書郎,便不可能跟著過來,苗含液和韋禮王翰那三個校書郎或是正字亦然。相形之下,拾遺補闕這樣的諫臣,監察禦史殿中侍禦史之類的言官,卻幾乎都在伴駕隨行之列,何官清要不問自知。

王容對杜十三娘提到的那一座宅院,杜士儀隔日就帶著崔儉玄去看了,發現果然屋宇整齊雅潔,左右不是朝官便是東都本地的書香門第,他當即毫不猶豫地命人知會了南市千寶閣,須臾便定下了賃約,以一年八十貫,幾乎相當於時價三分之二的價錢賃下了這座居所。

左拾遺的俸錢和萬年尉監察禦史相當,都是兩萬五千錢,也就是二十五貫一個月,再加上職田給的粟米,官派的庶仆,俸料錢,這點賃房的開銷倒也支撐得起,更何況他原本就手頭頗豐。把布置屋子的事全都撂給了杜十三娘,他少不得前往洛陽宮中的尚書省吏部辦理上任事宜。

和其余官署全都設在皇城中不同,左拾遺和左補闕屬於門下省,右拾遺和右補闕屬於中書省,全都在宮城之內當值。上任伊始,杜士儀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門下省拜見頂頭大上司侍中源乾曜。

門下省在洛陽宮乾元殿之東,緊挨著弘文館,和乾元殿之西的中書省正好一東一西遙相呼應。想當年政事堂一直都設在門下省,門下省長官侍中自然便隱隱蓋過中書省長官中書令一籌,而自從中宗年間政事堂移至中書省之後,門下省的主導地位便漸漸松動。現如今任侍中的源乾曜更是眾所周知的老好人,門下省內自然大多數時候也是一團和氣,鮮少和中書省的官員爭風。

“杜十九郎,拾遺的職責是供奉諷諫,扈從乘輿,這些想來你都知道了。日後旦夕侍上,和同僚之間也需留心些。”說到這裏,源乾曜的臉上更是笑得陽光燦爛,“你文采斐然,做事精幹,日後行文之事自然免不了偏重。而連宋開府那樣的忠直之人,對你也多有激賞,為諫臣想來也會如魚得水。唯有你從前不曾經歷早朝,日後切記不要耽誤時辰,身為近臣,這是最要緊的。”

源乾曜提醒杜士儀的是早朝,等到杜士儀往見剛剛擢升黃門侍郎的裴漼時,裴漼提醒的竟同樣也是上朝。心中納悶的他仔細一想,這才意識到自己雖則在當年考進士科之前金殿面聖,但之後並無資格參加朝會,倒是紫宸殿中見過兩次天子,對於這常朝的禮儀著實生疏。盡管時人將日日朝參當成難得的榮耀,可他對於磕頭應聲蟲著實沒有太大興趣,奈何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他不得不向裴漼虛心討教,記熟了儀程之後方才告退。

門下省流內有品級的官員約摸三四十人,其余都是流外的吏員。侍中和黃門侍郎這樣高品的並不滿員,侍中兩員,只有源乾曜一人;黃門侍郎兩員,也只有裴漼一人。至於其下的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給事中、左補闕和左拾遺、錄事和主事也都是有的滿員有的缺額,這些便算是杜士儀的上司和同僚下屬。至於門下典儀,歷來都是流外官員的美職,士人少有染指,因而引路的書令史只帶著他在門口晃了一圈解說兩句就算完了。即便如此,上司同僚這一圈見下來,杜士儀這一天的時間幾乎化作烏有,唯一的感受便是,他直接能管的人比從前在萬年縣廨更少。

源乾曜更多的時間要處理政事堂的事務,因而門下省內自己的事務主要是裴漼代管。杜士儀從他那兒接手的只有撥過來的一個令史,兩個書令史,余者就一個都沒了。而整個門下省從官員到吏員,就沒有比他更年輕的人。令史肖鈺已經四十有四,兩個書令史亦是年過三旬,往他面前一站,那種歲月的滄桑撲面而來,和洛陽宮中這座極具年頭的門下省官署一塊,讓他深刻領會到了什麽是源遠流長的歷史。

從前在萬年縣廨中,萬年尉總共六員,為了六曹的分配問題明爭暗鬥不斷;而如今他升任門下省左拾遺,正員官五人,員外置內供奉三人,也就是總共八個人。當初空出來的這正員左拾遺,三個員外官再加上外頭無數人盯著這一空缺,卻不想杜士儀從天而降將其收入囊中,那三個內供奉自然全都是心中憤憤。然則相比監察禦史裏行,左拾遺內供奉在俸錢料錢庶仆職田等等全都和正員並無差別,只少一個名頭,三人也只得把這憋屈吞回了腹中。

而四個正員官每一個都歷經了兩任甚至三任官,最年輕的三十一歲,最年長的四十二歲,相較之下,入仕尚不滿一年的杜士儀資格嫩得能掐出水來。等到杜士儀見過所有人回到了直房,他們便公推了年紀最大的左拾遺竇先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