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6 遼代皇帝與皇後(第2/2頁)

長篇小說《大遼殘照》主要寫遼與金對峙,並最終走向滅亡的這段歷史。我在接到創作任務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於2008年5月11日返回故鄉克旗經棚鎮,次日驅車來到熱水,住進一個朋友提供的房間裏,摒棄了與外界的所有聯系,開始了高強度的寫作。也就是在這天的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裏氏8.0級地震。因為關閉了電視,在封閉的房間裏,我對這場災難卻渾然不知。

寫作累了的時候,我常將目光投向窗外樓下那剛剛綻放的鮮花,這種花粉紅色,灼灼然類似桃花,我剛來的時候,它們正在紛繁地盛開著,可是短短幾天的光景,它們就要凋謝了,一陣風吹來,萎縮凋謝的花瓣便紛紛揚揚,零落一地。當它花期正茂盛的時候,粉紅色的花朵多麽像女人青春的臉龐。越是艷麗的花,花期就越是短促。女人的生命不也正是如此嗎?讓我想起了小說中蕭觀音、蕭瑟瑟等女主人公的悲慘命運。

有人說一個作家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往往是無可超越的,因為作家本人投入了全部的激情和真情,因為是自己和自己的同謀。我不敢說我的這部長篇小說有多麽好,但是我確實投入了豐富的情感和艱苦的勞動。寫作是一種勞動,而且是包含腦力與體力在內的雙重勞動。尤其對於長篇小說的寫作而言,我切身感覺到寫作作為一種勞動的艱巨性;繁重的體力付出給肉體帶來的痛苦,讓人感到對於一個作家而言,毅力和韌勁比激情和才華更重要。由於長期伏案創作,經常腰椎疼痛難忍,在捶打之余,心中更增添了對那些長期從事長篇小說創作的文友們的無限敬重!

在《大遼殘照》的創作中,我耐心地查閱了《遼史》、《金史》、《宋史》、《契丹國志》、《北征紀實》、《松漠紀聞》、《三朝北盟會編》、《中國古籍全錄》等數十種史學巨著,力求清淅、真實、完整地再現小說中契丹帝國那段輝煌而悲痛的歷史。一個國家,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勃焉。歷朝歷代,其興與亡,總是驚人地相似。無數個燈光搖曳的夜晚,我仿佛聽到了蕭瑟瑟、蕭觀音等人淒婉的嘆息,看到了天祚帝在面臨亡國之際時無奈憂傷的目光。

一位作家,一定要爭做民族文化忠實的記錄者、傳播者。遙想當年,女真人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以“海東青”搏擊長空啄殺天鵝之勢,一舉翦滅了強大於女真數倍的契丹帝國,問鼎中原,開辟了一個幅員萬裏的遼闊疆域,其勢是何等的銳不可當!在寫作過程中,我了解到好多女真人的歷史知識,我是滿族,作為一個女真人的後代,弘揚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書寫祖先的輝煌業績,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使命!

感謝在創作的過程中,時光賜予我施施然的眼神。感謝妻子和女兒對我文學事業的支持。感謝朋友們對我的鼓勵,感謝文友們對書稿的細心校對,在此不一一說出他們的名字,但是,我會在心中永遠銘記!

寒風凜冽的冬天,在一間破舊的土房裏,一個孩子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念著一本不知名的小說,身邊圍坐著鄰居家的叔叔大爺們,他們抽著煙,在靜靜地聽著這個孩子磕磕碰碰的朗讀。這是三十年前的一個久遠的畫面了,這個孩子就是我。當我走出農村,在許多年之後,這個畫面卻時常湧入我的腦海,促使我萌生一種念頭,那就是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寫一本書,一本關於本民族歷史文化方面的書,今天,我完成了這個在心中埋藏已久的夙願。在以後的日子裏,我還會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