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章奴反叛(第4/6頁)

蕭敵裏、蕭延留恨不得耶律淳馬上登基稱帝。

耶律淳避重就輕地說:“擁立皇帝,必須有朝中南北院的大臣在場,現在他們都不在,而只有你等前來,怎麽能擅自談論廢立之事呢?你們一路勞頓辛苦,請先暫時到驛館歇息,明日再議不遲!”

魏王耶律淳將蕭敵裏、蕭延留安置到客舍中休息,並密令手下的親信暗中監視,防止他倆逃走。

魏王耶律淳送走了二人,獨自在屋裏苦苦思索,恰在這時,耶律乙信手持天祚帝的禦劄匆忙趕到,詳述了耶律章奴等欲行廢立之事。

耶律淳聽到天祚帝被金軍打敗,倉惶而逃,至今還不知生死,耶律淳不覺悲從中來,放聲大哭。

“陛下蒙塵,皆臣等無能。本王受陛下皇恩多年,哪有非分之想,請禦使代臣向皇上美言。”

耶律乙信卻說:“實不相瞞,我來之時,陛下賜我一道密旨,如魏王確有反心,可當場誅殺,不必奏報。可是現今單憑你我之言,陛下那裏肯信?”

魏王聽了,頓時出了一身冷汗,他狠下心來,說道:“本王願殺叛將蕭敵裏、蕭延留,將二人首級親自獻給陛下,以表忠心。”

耶律乙信連連點頭:“若魏王肯大義滅親,我願以項上人頭,在陛下面前保你無罪。”

天祚帝逃到長春州,日夜憂懼,郁郁不可終日。

因為魏王耶律淳平日裏就很得漢人的擁護,耶律章奴叛亂後,蕭奉先懷疑南路漢軍暗地裏與耶律章奴同謀,遂以此向天祚帝報告。天祚帝聽了,不辯真假,南路漢軍在左右護隨,無疑是埋在身邊的一顆炸彈。於是他派遣同知宣徽北院事韓汝誨到南路漢軍的行營,傳旨說:“漢軍將士離家日久,飽受風霜之凍,誠可憐憫。今女直遠遁,不再深入,並令放還。”

回家心切的漢軍們聽了,都歡呼雀躍,各自打點行裝,準備回家。沒想到三天後,蕭奉先又派人來督師進發,無心戰鬥的將士們憤怒異常,遲疑不行,等到大軍全線潰敗後,均燒營逃走。

等天祚帝逃到了長春州,隨行衛兵僅三、五百人而已。因為廣平澱是遼國冬捺缽的地方,此時正值隆冬季節,天祚帝的後宮嬪妃及諸子蕃王都在那裏,於是天祚帝降詔,招募燕、雲漢人,護駕前往廣平澱,凡有官者晉升一級,平民百姓升三級入朝為官。

在去往廣平澱的路上,天祚帝的前哨隊伍抓住了前去投奔耶律章奴的耶律術者。

耶律術者,字能典,乃於越耶律蒲古只之後,魁偉雄辨,有經世之材。天慶五年,都統耶律斡裏朵率軍與金軍作戰,耶律術者被封為監軍。戰敗後,被貶為銀州刺史,不久又貶為鹹州糾將。

耶律術者與耶律章奴關系密切,經常在一起議論國事,曾經密談過謀立魏王耶律淳為帝的事。當耶律章奴領兵叛亂後,耶律術者在鹹州即引麾下數人,前來與耶律章奴會合。不巧在途中被天祚帝的衛兵捕獲。

天祚帝以為,耶律術者一見到他,一定會跪倒在地,痛哭流涕,懺悔自己所犯的罪行,要求皇上的寬恕。可是沒想到,耶律術者卻是昂首挺胸、生死不懼。

望著五花大綁的耶律術者,天祚帝大聲斥責:“朕平日待你不薄,你為何負心而反?”

耶律術者理直氣壯地說:“今天下大亂,國家已非遼有,而朝中小人當道,賢臣良將盡被貶職,以致今日有耶律章奴之叛!”

天祚帝大怒:“朕落到今日悲慘境地,皆是耶律章奴惹來的禍端,你這個負心小人,竟然敢替叛黨耶律章奴鳴冤,難道不怕朕殺你不成?”

耶律術者大義凜然地說:“耶律章奴不是叛黨,其實他只不過是想擁立一個好皇帝,保住大遼的江山社稷。而陛下所寵信的蕭奉先、蕭胡篤誘使陛下不問朝政,沉溺於酒色玩樂之中,結黨營私,危及社稷,才是真正的叛君叛國之人。”

蕭奉先在旁邊一聽,氣得五竅生煙,但因天祚帝在旁,不好發作。

耶律術者視死如歸地說:“臣實不忍眼睜睜地看著先皇艱難創建的千秋大業一旦土崩,所以痛入骨髓,無奈之下方有此舉,若能以死來換得陛下的醒悟,臣雖死無憾!”

天祚帝嘆息一聲:“朕念你出身忠孝之門,平日亦有功於社稷,故此赦免死罪,押在軍中,以期日後立功贖罪。”

耶律術者冷笑道:“陛下繼位以來忠奸不分,任用小人,不恤百姓疾苦,祖宗開創的基業,早晚喪在你手。如此,臣不願苟且偷生,願以死報國!”

天祚帝默然無語,他見耶律術者是一個響當當的硬骨頭,心中的恨意已消了一半,沉吟半晌,傳令將耶律術者押在軍中。

天祚帝心想,現在正是用人之際,過幾天耶律術者就會回心轉意,還會繼續為大遼國效力。可是幾天後,將他拉來重新審問,耶律術者仍然強硬不屈,厲聲歷數天祚帝的過錯,天祚帝大怒,遂命蕭奉先將耶律術者殺死,並懸屍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