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吾鄉(大結局)(第2/5頁)

以上者還可觀其改造成效,分別編入忠義營,新附營為國效力。

又,投降流賊並任偽職的百多個官員全部斬首棄市。

又由安北都護府監察部牽頭,天下會審,依律審議處置降官罪行等。不過目前京中缺官極為嚴重,就先所有的京官全部貶三級,責其戴罪立功自贖,恢復秩序與政府運轉。

崇禎帝眼中現出復雜的神情,四月二十二日太子進京,不久登位為帝,改元隆武,明年為隆武元年。

隆武帝朱慈烺拜靖國公,大都督王鬥為東王,封大東國國王,終身元帥,仍掛征虜大將軍印,都督中外諸軍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拜不名。

隆武帝還想讓東王兼備九錫,被王鬥堅決拒絕了。

隨後王鬥以韓朝為征東大將軍,鐘素素、高史銀為征南大將軍,征西大將軍,徹底追剿滅亡二賊。

四月二十日的唐家嶺之戰天下震動,靖邊軍二十萬大戰流賊、奴賊一百萬,大破之,流賊殘部在果毅將軍田虎、果毅將軍白鳩鶴等率領下倉惶南逃。

逃到河間府時,被在真定府等待多時的鐘素素在側翼狠狠一擊,他們最後殘留的老營兵傷亡殆盡。

然後鐘素素與南下追擊的高史銀合兵一起,直逼山東。

唐家嶺大捷轟傳天下,軍民無不振奮,悉知流賊兵敗,淪陷各州縣轟然而起,各地殺逐偽官,倡義驅偽防禦使、牧、令,迎接王師,天下群起而討之。

最新消息,山東全境光復,鐘素素與高史銀分別以壽州總兵孫可望、李定國,廬州總兵黃得功等為前鋒,渡黃河西進南下,消滅河南、湖廣、江南境的流賊白旺部等。

而在東面戰場,奴賊殘部倉惶東逃,快到山海關時,被在遷安城內的楊國柱猛然出城一擊,當場斬殺奴賊貝勒,阿巴泰第三子博洛等人,並收復了山海關。

不過楊國柱本就傷重,這最後一擊,更是傷重不治,含笑而逝。

韓朝的追擊大軍與薊鎮軍合力在山海關外將奴賊最後殘留的滿洲兵殺傷殆盡,隨後出關而去。

最新消息,遼東的奴賊余部在禮親王代善帶領下倉惶北逃,遼東全境光復。

形勢一片大好,徹底消滅流賊胡虜指日可待。

崇禎皇帝嘆了口氣,自己登位後苦心孤詣,卻被流賊破了京師,又幾次被奴賊兵臨城下,殺掠數千裏。然這麽強悍的敵人,半日間就被靖邊軍給滅了,現在更是要徹底滅亡二賊。

這是什麽樣的力量?

他想起不久前自己去宣府鎮的情形。

他的行動並不受限制,可以自由活動,只是莊園中隨時有一隊甲兵保護罷了。

出京之後,宣府鎮他也去過幾次,每去一次,就是嘆息一次,自己夢想中的大明,也沒有這樣吧。

不久前那次他又在城中嘆息,然後身旁渠畔也有人發出了一樣的嘆息。

他奇怪看去,卻是一翩翩書生,自稱姓李,身邊兩個隨從有些怪異,不似長隨,反似押解犯人的官差。然他們沒有差服,這書生也沒有鐐銬鐵鏈,所以崇禎雖覺奇怪,也沒想那麽多。

二人聊了幾句,書生言久聞宣府鎮之名,想來看看,接下來想去歸化城走走。

崇禎皇帝離開時,那書生仍站在渠邊呆呆出神,眼神迷離。

這只是小插曲,崇禎想起也就是了,他只是感慨,宣府鎮種種,王鬥是如何做到的?

……

報紙的另一版介紹的是內政,入京之後,王鬥麾下在京中與地方占了很多位子,不過仍留了不少官位給大小臣工們,甚至有尚書侍郎這樣顯赫的位置。

眾官皆贊大都督王鬥賢德不攬權,然後圍著這些位子展開了血腥的拼殺,甚至南部西部各官,如史可法,馬士英,阮大鋮,王鐸,張慎言,劉宗周等人,都是洶湧往京師趕來,預備奪一官位。

認為有資格入閣者,更是快馬加鞭的進京。

圍繞閣臣之爭更為殘酷,陳新甲為內閣首輔眾人沒意見,而且隆武朝的首輔將采取新制度,就是任期制。

五年一屆,最多二屆,此外不得多任,不過就算皇帝也不能隨意罷免,引起如潮廣泛的叫好。

又有觀政制,任職各官以後需往宣府鎮軍事學院,民事學院培訓,然後下基層歷練,觀政合格者,方能放入大明各處為官為將。

又醞釀推出許多新制度,如新科舉等等,可惜種種細則,卻不會在報紙上細說,讓崇禎帝有種不過癮的感覺。

特別任期制與新科舉讓崇禎帝反復揣摩,不知王鬥到時要如何做。

還有王鬥似乎特別隆重推出的拓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