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兵臨(第2/3頁)

唐通伶牙俐齒,性格謹慎,影響到部下做任何事也是小心翼翼,力求考慮到方方面面。所以唐通將事情一說,如何抉擇各人也是心中糾結了。他們也明白,自己必須盡快作出選擇,畢竟流賊勢如破竹,很快就要打到京城。

最後的商議結果,投降大順國。

他們看得很明白,京師是絕對擋不住大順軍進攻的,大順席卷各處如捶枯拉朽,他們勢如破竹打入山東,又勢如破竹打到京畿,自己這幾千人馬填上去,一樣是螳臂當車,白白折損罷了。

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當然,京師擺明要陷,大明擺明要亡,他們其實還有一個選擇,西遁去投永寧侯王鬥。

不過親將唐宗說得好,王鬥只是侯爵,他又能給自己主公什麽?難道他還能把主公封為侯爵,甚至王爵?他什麽都不能給!然在大順那邊一切都有可能,畢竟新朝新氣象嘛。

他也承認永寧侯很強,然在大勢面前,義軍這席卷天下之勢,多少名臣重將都折損在他們兵鋒之下,想必永寧侯到時最多苦苦堅守罷了。甚至有可能宣府失陷,都護府淪亡,淪為階下之囚。

這話說到唐通心裏,他想想如果自己去投王鬥,確實獲得不到什麽好處,甚至可能兵馬被拆散了,搞到那什麽忠義營中去。這讓人想想就毛骨悚然,沒了兵,他唐通算什麽東西?

又想起他與王鬥的交往經歷,驚覺二人只是泛泛之交,甚至頗有矛盾,如果說楊國柱等人王鬥還會重視,但自己……

甚至唐通隱隱覺得,王鬥有些看不起自己,這讓他心中不是滋味。

罷了,劉良佐、劉澤清等人可以降,自己為什麽不能降?

不過他畢竟是謹慎慣了的人,想想還是道:“不若還是先依皇帝的詔令,我們軍馬到固安那邊去看看。大順兵果然那麽強的話,我們再降不遲。事關幾千兄弟的身家性命,咱們不得不小心謹慎。”

這話也打消了身旁各人的最後一絲憂慮,唐宗等人齊贊道:“大帥就是思緒周密,且一心為兄弟們著想,末將等能追隨大帥,真是前世修來的福緣。”

唐通揮揮手,矜持的道:“兵兇戰危,能不打仗,還是不要打為好。”

……

從京師到大同大體驛站完備,特別進入宣府後,這路更是好走。七百裏,塘馬每天二百多裏的急趕,十一日從京師出發,十四日就到了大同,此時的定興伯王樸,就接到了皇帝的勤王詔書,讓他立刻領兵進京。

“總算想起我了嗎?”

王樸接到聖旨後卻是撇了撇嘴,他讓人接待使者,卻不急著領兵入衛,而是讓人去招來自己的心腹,田參謀長。

好半天田參謀長才匆匆趕到,卻是錦州之戰後王樸專注於經濟建設,特別迷戀煙草等經濟作物,大同豐鎮各處很多田地紛紛麥改煙,用來滿足宣府與都護府越發龐大的煙民需求。

這引得一幹部下效仿,他們不是在田間地頭,就是在商鋪煙店,在軍營者越少,這田參謀長也不知跑到哪裏去,好半天才找到。

田參謀長急急趕到,他仍然留著山羊胡須,然比起往日,臉色紅潤了許多。

同樣的,這兩年王樸也發福了許多,唇邊留的兩撇小胡子油光發亮,這兩年大同的經濟形式一片大好,定興伯不知不覺就肥了一些,往日風度翩翩的形象有所流失。

王樸說了勤王詔書之事後,他慢條斯理的品著香茗,緩緩道:“田參謀長,你的看法呢?”

田參謀長習慣性的找到了大堂中的地圖與沙盤,他觀看良久,說出的卻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話:“大帥有沒有問問,皇帝下旨給永寧侯了嗎?”

王樸眼睛一亮:“一語驚醒夢中人。”

他放下茶盞,笑呵呵道:“就這樣,永寧侯出兵,咱出兵。永寧侯沒出兵,咱也不出兵!”

田參謀長只是矜持的撫須微笑,這時護衛來報,大同巡撫衛景瑗求見。

王樸不由皺起眉頭:“這笑面虎又來了,煩不煩……”

……

三月十三日,霸州、天津陷,上頒罪己詔。

唐通以八千人入衛,命太監杜之秩協守固安,賞通銀四十兩,大紅蟒衣纻絲二表裏。其官兵八千八十二人,內庫發銀四千五百兩,每兵五錢。唐通陛見,上慰勞再三,協守雲雲。

十四日,順天巡撫楊鶚,出巡易服遁。

十五日,固安陷,唐通、杜之秩降。

當日,吳三桂急急率數千精騎從寧遠進入山海關。

十一日時,一直按兵不動,或只有小攻各城的奴賊大軍忽然猛攻山海關與薊鎮各處。薊鎮還好,然山海關兵力單薄,除地方鄉勇衛所兵,還有一些營兵外,就只有山海關總兵,東平伯劉肇基數千人可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