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人心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日。

拂曉,陰雲四合,微雨不絕。霧迷,俄微雪。

遙望四郊煙焰障天,那是流賊在焚掠京畿各城,各鄉各邑。京中每日傳言洶洶,說賊將至賊將至,然離得有多遠,莫衷一是。有人說賊離京只有百裏,有人說只有數十裏。

京中日撥探馬,然多被賊掠入營中,少有騎還,就算有人歸來,亦是言論紛紛,各說紛紜。

雨雪中巍峨京師屹立,頗帶淒迷之色,雄偉的城墻上,如蟻的人群正在忙碌。

這座偉大的城市,自永樂十九年明成祖正式定都北京後,經過多年不斷的擴建加固,已經厚實堅固異常。龐大的城池中,又有宮城、皇城、內城、外城之分。

內中宮城周六裏,有門八。皇城周十八裏,有門六。內城周四十五裏,有門九。外城包京城之南,轉抱東西角樓,周二十八裏,有門七。內外城墻合起來就達六七十裏。

這麽雄偉龐大的城池,也只有此時的大明方有,放眼世界各國,東西各方,並未有之。

微雨淒迷,雪花亂舞中,京營總兵符應崇踏著沉重的步履登上了永定門城墻,他身後跟著四個甲士,個個身著重甲,片片皆以精鐵打制,行止間甲葉鏘鏘作響。

這些甲士不簡單,乃是符應崇通過陳九臯的關系,從宣府鎮招來的精英好漢,個個都有入等劍士的身手。他們身材勻稱,身體強壯異樣,三四十斤的鐵甲披在身上,卻似乎毫不費力,行止中腳步輕如狸貓。

作為錦州大戰的功臣,皇帝心中的愛將,流賊進逼在即,身為總兵的符應崇自然需義不容辭挑起重任。所以他防守的便是外城城門中最大一座,從京畿南部出入京師的通衢要道,——永定門。

這座位於中軸線上,左安門與右安門中間的京城外城墻正門。

兩年過去了,符應崇還是那樣高瘦,然帶著精明的臉上此時卻滿是茫然。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知道讓自己鉆究人脈,賺錢從商算是一把好手,然讓他領兵打仗……

崇禎十四年的錦州之戰靠的是靖邊軍的軍功,自己那些部下看著威武雄壯,其實也都是樣子貨。更別說瘟疫過後京營損失重,新募的子弟是兵還是賊,符應崇根本就不知道。

這些年他忙著交遊賺錢,其實很少把心思放到軍務上,很多事情都是能過且過。唯有洪承疇視事那段時間他會積極些,洪承疇病重後,他也就懈怠了。

唉,符應崇重重嘆了口氣,他有些後悔,應該早聽陳九臯的話,放下一切到宣府鎮去。以現在自己的身家,到那邊開幾家商館,或者學陳九臯開一家鏢局也不錯,一樣可以瀟灑過日。

只是自己舍不得京師的基業,也懷著僥幸的心理,未想到流賊勢如破竹,這麽快就要打到京城腳下。希望京師能守住吧,只要堅持幾個月,永寧侯爺不會看著不管的。

懷著復雜的心思,符應崇上了永定門城墻,這邊很多軍士忙忙碌碌,忙著增添守具,架設紅夷大炮,錦州大戰時繳獲的清國四輪磨盤大炮赫然在列。

錦州之戰明軍大獲全勝,更繳獲了上百門漢八旗紅夷重炮,朝廷詢問過王鬥意思後,留下數十門紅夷重炮守護遼東各城。一部分運到薊鎮,余下的都運回京師,歸屬在符應崇的神機營中,內中就含這些四輪磨盤大炮。

永定門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寓“永遠安定”之意,有城樓有箭樓,城墻高厚不說,下面還有深深的城壕護城河。

城池雖然堅固,但符應崇一路看去,心中的不安卻越發濃烈,忙碌的軍士只是少數,大部分懶懶散散,一點不以流賊將致為異。很多人聚在一起,嘻笑如常,看那些幹活的人,眼神有如看傻子。

各千總遊擊,一樣懶散看著,有些人甚至聚在草廠內烤火,慢條斯理的打馬吊,根本懶得理會防務。偶爾喊兩嗓子,說的也盡是‘忠心為國,要盡心為皇上效力’等套話,根本激不起外間軍士的一點波瀾。

迷霧雪雨中,看著符應崇一行人過來,城頭各軍士神情各異。他們或是神情冷漠,或是嘻笑招呼。京營多是勛貴子弟,軍官後代,符應崇雖是總兵,但也沒什麽部下會對他懷有敬畏之心。

特別那些被催著幹活的班軍們,個個表情麻木,符應崇經過時,他們只當沒看到。

有些人目光瞥來,更帶著滿滿的冰冷與仇恨之意。

他們一些人看到符應崇身後跟的四個甲士,那身上精良的鐵甲,眼神還充滿嫉妒。

這些班軍無一例外的,個個都是衣衫襤褸,軍服破爛。他們中大部分僅身著鴛鴦戰襖,沒有皮帽皮袍等,春寒料峭,雨雪天氣中只是瑟瑟發抖,不類軍士,倒象役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