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上)(第2/3頁)

劉冬陽也是深深吸口氣,開始畫就草圖:“余設直角三角形,分設甲、乙、丙三點……”

黃博文在算盤上嘩嘩的打著:“勾股求其弦,以勾乘股,倍之為實以為果……”

看著算盤上的結果,他滿意的提筆寫下,這時劉冬陽也用歐氏幾何公式算出勾與股,然後用勾股定理得到結果,他寫道:“答曰:城徑二百四十步。”

雖然此時幾何題已經考到《周髀算經》上的內容,不過第一題較為簡單,便是趙中舉磨磨蹭蹭,畫了半天圖,最後也做出來了。

下面幾道幾何題相對簡單,便如這道:“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問折者高幾何?”

黃博文與劉冬陽分別用中西法,也同時算了出來。

不過下面的題就難起來了,卻是接上面那個圓城,卻說:“或問出西門南行四百八十步有樹,出北門東行二百步見之,問徑幾裏?”

黃博文用力揉了一會臉,又動用天元術:“吾立天元一為半徑,置南行步在地……”

他推算著:“以二行步相乘為實,二行步相並為從,一步常法,得半徑。”

劉冬陽也是畫圖:“余設半徑為未知數……”

趙中舉又回頭做了,李坦然終於算出那雞的問題,奮起直追。

“今有積以和乘之,減積,余以平乘之加和,得一十七萬一百六十二步。只雲和為益實。四為益方,三為從上廉,二為益下廉,一為正隅,三平方開之,如平四分之一。問,長,平各幾何?”

黃博文答:“平一十二步,長三十步。”

“今有黃方乘直積得二十四步,只雲股弦和九步,問勾幾何?”

黃博文答:“三步。”

“今有股冪減弦較較與股乘勾等。只雲勾冪加弦較和與勾乘弦同。問股幾何?”

黃博文立天元一為股,地元一為勾弦和,最後答:“四步。”

他感覺頭腦一陣陣眩暈,太陽穴那邊,更是陣陣跳著刺痛。劉冬陽也是放下毛筆,稍稍閉目養神,不過黃博文甩了甩頭,還是看下一道題:“今有股弦較除弦和與直積等。只雲勾股較除弦較和與勾同。問弦幾何?”

黃博文極力坐穩,緩緩呼了口氣,考試考到現在,能答完這麽多題,他深深感到自豪,不過還有永寧侯爺壓軸的題目擺在後面,自己一定要做到。

他拿起矩物與鉛筆,在草稿上畫圖:“吾立天元一為勾,地元一為股,人元一為弦,物元一為開數!”

終於,他答完這道題,也終於看到永寧侯王鬥,設下的那道壓軸大題。

“靖邊軍有將顯才擅使銃,有將瑄擅使炮,顯才日射鴽鵝堆積之,疊越大,積越高,瑄笑曰:吾一炮擊之,爾鴽堆盡跨也。”

“當知鴽堆為一尖錐,當知諸尖錐有積疊之理,元數起於絲發而遞增之,而疊之則成平尖錐。一定之元數疊之則成平方,上少下多之元數疊之則成平尖錐,平方數起於絲發而漸增之而疊之,則成立尖錐。”

“一定之平方疊之則成立方,上少下多之平方疊之則成立尖錐。立方數起於絲發而漸增之變為面,而疊之則成三乘尖錐。當知三乘以上尖錐之底皆方,唯上四面不作平體而成凹形,乘愈多則凹愈甚。”

“當知三乘方數起於絲發而漸增之變為面,而疊之則成四乘尖錐,從此遞推至無窮,線,面,體皆有循環之理。”

“請問先生明算者,此尖錐算法何如?尖錐積何多?瑄炮擊之,此圓內積何多?”

黃博文目瞪口呆看著,他腦中一片嗡嗡作響,下意識就想:“吾立割圓術,垛積……”

隨後又怔住了,割圓術雖可用來無限接近圓面積,稱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合體,而無所失矣,然不足解決眼前的問題。

此題有無窮小分割,又有無限大求和,然又定了設定,“當知諸乘方皆有尖錐”、“當知諸尖錐有積疊之理”,然後極限思想中,尖錐似乎又有曲線,又有運動。

還要求趙瑄炮擊運動面積,這之間,似乎又是相互活動的。

因為尖錐不斷變大變小,炮彈軌跡過去,面積也是不一樣的。

這,這如何求積?

各樣的畫面在腦中轉動,黃博文呆呆坐著,讓他腦中嗡嗡聲更為響動。

“兒啊,考功名才是正途!”

母親雙目中濕潤的淚水。

“文兒,你這樣下去,可如何是好?”

素來嚴厲的父親,已經不說他什麽,只是搖搖頭,眼中閃過失望的神情,然後轉身就走開了。

“黃博文,幾十年你還是童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