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艱難考題(第4/4頁)

這,趙中舉按在算盤上的手,半天不動彈一下,腦中一片麻亂。

“這題口氣有點怪,難道是永寧侯爺出的?不過題目其實很簡單,吾以天元術應之!”

坐在趙中舉不遠處桌上的黃博文眼中閃過精光,他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須,從容一笑,手指在盤算上一拔,一珠飛出,“吾立天元一為刁番圖之年歲,如此增冪減冪,左右進退,橫沖直撞……”

他盤算拔得有如爆雨響動,只短短時間內,他就得出結果,信心滿滿在答卷上填上:“八十四歲。”

再觀劉冬陽、李坦然人等,臉上也是帶著輕松的笑容,手指靈巧的拔著盤算,很快也得出相同的結果。

這種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南宋時便有專門的天元術應對,對很多考生來說,並不是很難,聽得算盤的嘩嘩聲響,單單這個考房的考生,做出題目者就占了一大半。

後面又一道一元一次方程的題目:“以一繩量井深,以繩三折來量,井外余繩四尺,把繩四折來量,井外余繩一尺,問井深與繩長各是多少尺?”

黃博文等人也是輕松的算出來,不過後面考題慢慢難起來,慢慢出現二元,三元式方程,甚至又出現有名的百雞題目,當然不是張邱建算經中的原題,雞鶵數目變了。

而這個考房中,也只有黃博文、劉冬陽、李坦然寥寥數人還在計算,這一道考題比一道難,他們亦有眩暈的感覺。

黃博文死死盯著題目:“今有雞翁一,值錢十;雞母二,值錢五……”

他深深的吸了口氣:“吾請四元術……各立天元、地元、人元、物元四素……”

他手指拔動算珠,皺著眉頭計算這個四元高次方程組,算了半天,最後算出結果,然心中已不敢肯定,是對還是錯。

而這些題都這麽難了,永寧侯精心設計的算術題擺在最後,會是怎麽樣?

“有一數,三三數之余二,五五數之余三,七七數之余二,問此數為何?”

黃博文晃了晃自己暈沉的腦袋:“吾立大衍求一術……”

“今有三角垛果子一所,值錢一貫三百二十文,只雲從上一個值錢二文,次下層層每個累貴一文,問底子每面幾何?”

“吾立垛積術……”

到了現在,整個考房只余黃博文與劉冬陽還在計算答題,李坦然則還忙著用四元術算那個雞的問題。